">
云上咸安報道
“從滑雪場沖進水上樂園,夏天也能體驗冰火兩重天!”武漢游客陳先生一家在際華園的歡呼聲中,道出了咸安今夏的文旅魅力。
據悉,2025年1-7月,咸安區累計接待游客390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27.4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0.2%和23.6%。這一成績的背后,是咸安區以重點項目為引擎、以多元業態為紐帶、特色景點為支點,推動文旅產業從“單點突破”向“系統躍升”的生動實踐,咸安區以“山水皆景、全域可游”的文旅新圖景,交出一份亮眼答卷。
冰雪溯溪雙驅動:新興景點引爆暑期市場
今夏,冰雪、水樂園、溯溪......咸安以“清涼經濟”破題高溫挑戰。際華冰雪·香城滑雪館建筑面積3.9萬方,目前是華中地區最大的室內綜合性滑雪訓練中心,暑期期間推出“冰雪避暑夏令營”“萌寵冰雪派對”“歡樂打雪仗”等活動,一大一小親子2小時滑雪票低至88元(咸寧本地居民專享),夜場票同步開放。館內設專業滑道、嬉雪區及冰上樂園,日接待容量達2000人次。
“暑期到處都是人,但這里驚喜滿滿!孩子在娛雪區玩了3小時都不肯走。” 武漢游客張女士感嘆,滑雪館內恒溫零下5℃,與室外高溫形成強烈反差,親子家庭在雪圈賽道和冰上碰碰車間笑聲不斷。
水晶谷夢幻水世界毗鄰滑雪館,推出暑期暢玩卡,結合水上滑梯、泳池派對等項目,形成“滑雪+玩水”聯動體驗,煙花電音節上,DJ音樂與水上項目交織,游客黃睿謙興奮地說:“沙灘派對和樂隊演出氛圍拉滿,煙花秀更是浪漫暴擊!”
溯溪熱潮在馬橋鎮高賽村王家畈古碼頭涌動,溪水清澈、游人如織,日均車流量超2000輛。村民借勢擺攤增收,學生勤工儉學,村委會增設安全員及救生設備護航。
“這里就是天然避暑山莊!孩子摸魚捉蝦,大人燒烤聊天,全家都能盡興。” 游客王先生帶著孩子涉水嬉戲。
文旅矩陣:從“賞花經濟”到全域體驗
咸安打破“季節限定”,構建“春賞花、夏玩水”的旅游鏈。沿S360省道打造百公里賞花帶,馬橋鎮建國畈3000畝花海單日吸引數萬游客,帶動市集農產品銷售超50萬元。開展了“櫻花紅陌上·邂逅在咸安”櫻花文旅活動和“金色咸安·春日‘油’約”油菜花文旅活動,有效帶動“春日賞花經濟”。
夜間經濟再度升級,龍潭里景區夜間游客占比超60%,暑期推出《大馬戲》等雜技魔術盛宴,游客林女士高興地說:“孩子穿漢服學宋代點茶,玩得開心還漲知識。”淦河月亮灣、海德香街等10個夜游打卡點持續擴容,目標將夜間消費占比顯著提升。
高橋鎮“鄉村客廳”融合記憶老街、鄉遇稻田等場景,蘿卜公社舉辦“花漾潑水嘉年華”,傣族歌舞、捉魚摸蝦等活動點燃夏夜。
奇趣森林電音狂歡節以“電音+篝火+非遺+親子”四重融合為核心,既滿足年輕人對潮流文化的追求,又通過萌寵互動、免費游樂設施覆蓋家庭客群;赤兔馬休閑牧場則主打草原風情,精心規劃了專業教學與生態野騎兩大核心功能區,滿足不同層次游客需求,周末預約爆滿。
咸寧碧桂園鳳凰溫泉酒店推出“潮玩電音·哪吒鬧海”周末活動,抖音直播間購票148元即可享溫泉與電音跨界體驗,松鼠部落水上樂園于7月26日舉辦“海嘯電音漂浮節”,解鎖“水上蹦迪”新玩法。
項目賦能未來:驅動"系統躍升"
咸安推動文旅資源向產業鏈深度轉化,重點項目建設提速。梓有集農文旅產業園簽約“大樂之野”等6家高端民宿品牌,預計9月開始試運營;江南桂谷完成500畝桂花種植及灌溉工程,聯合高校申報科普研學基地;汀泗橋紅色旅游區7個子項目全部啟動,計劃2026年8月整體開園。
兩大新增點,分別以夜游演藝、賽事運營為特色。龍潭里景區半年接待游客超30萬人次,日均游客量達2000人次以上,營收超300萬元,夜間游客占比超60%,帶動周邊餐飲、住宿、文創等產業增收;咸寧全民健身中心,專注咸寧體育場館運營與賽事策劃,運營全民健身中心,承辦馬拉松等賽事,聯合高校開展青訓,自去年8月至今營收超500萬元,預計年營業額800萬元-1000萬元。
如何破解融合痛點?針對馬拉松賽事“賽后即離”問題,深化“冰雪+溫泉”“康養+旅居”模式,拓展銀發客群市場,推動“跟著賽事去旅行”。
“回家即度假、到家即旅游”——際華園水晶谷的這句口號,恰是咸安文旅發展的縮影。從大幕山櫻花谷到王家畈的潺潺溪流,從龍潭里的璀璨夜色到滑雪館的冰雪飛揚,將“詩與遠方”寫入每位游客的旅途記憶。(陳柱 徐婷 余勤)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vigoraudio.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