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 者丨阮瓊 劉璐
通訊員丨黃旺宣 魏永伙 李俊 采寫報道
身著戎裝的呂東。阮瓊 攝
陽春四月,春風和煦,大地染綠。
走進黃石市下陸區銅花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在二樓的“首善先鋒·呂東工作室”里,一面擺滿了各類證書和獎杯的榮譽墻格外醒目。而在墻面上,占據“C”位的卻是2張背景模糊的軍裝照。
戰場中撿回一條命,身邊戰友卻倒下
“這張照片是在1·15大捷的第三天,戰地記者抓拍的。”呂東指著相框里的一張軍裝照向記者介紹道。
戰場上的呂東。受訪者 供圖
看著老照片,呂東陷入對當年那場慘烈戰斗的回憶:
時間的指針撥回到1985年,老山地區戰云密布,空氣中都充滿著火藥味。
經過幾個月的經營和周密準備后,越方首先釋放了所謂“春節停火”的假信號,聲稱“為了使越中人民過好傳統的春節,建議從(1985年)元月16日起至2月26日,雙方在邊界停火”。
1985年春節前夕,中越雙方協商停戰。就在中國人民準備安心過節之時,敵人偷偷集結7個營近6000人的兵力,對老山前沿松毛嶺戰場的所有陣地進行偷襲,意圖奪取所有前沿陣地。
“從1月15日凌晨1:00起,敵人發動5次大規模進攻,10余次小規模進攻,流彈和炮火攻勢猛烈。”呂東面色沉重道,“這場慘烈的戰斗歷時5天4夜,到處都是硝煙火海,有的連隊打得僅剩下幾個人。”
冒著槍林彈雨,呂東和戰友們死守陣地。一陣轟炸過后,他忽然感到左肩一陣鉆心疼,肩膀上不斷有鮮血流出。
“我是撿回了條命,但那些和我并肩作戰的戰友們永遠長眠在南疆那片熱土了。”回想起戰場上的瞬間,他淚光閃爍。因不幸被流彈碎片擊中,他的左肩骨關節里至今還留有一塊彈片渣。
一句“有事找東哥”,溫暖一座城
榮譽墻上,更多的證書在無聲訴說著有關“東哥”的志愿服務故事。
呂東在開展志愿服務。受訪者 供圖
2020年疫情初期,呂東成為所在社區、也是下陸區第一名志愿者。他在社區的197戶獨居老人、留守老人、殘疾人、困境兒童的家門口上貼上了“東哥+電話號碼”的紙條。
“手機每天保持24小時開機狀態,只要居民需要幫助,我隨叫隨到。”呂東說。也因此舉,“有事找東哥”的名氣越傳越遠,越傳越響亮。在呂東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志愿者參與進來。
在抗疫抗洪、創文創衛、治安巡邏、應急搶險、關愛老兵、扶貧幫困、睦鄰調解、心理疏導、科普宣傳、文明宣導、閱讀推廣、紅色教育、文明交通崗執勤、學雷鋒護學崗執勤等領域,總能看到呂東帶著志愿者們忙碌的身影。
抗洪一線的呂東。受訪者 供圖
“戰場上你英勇頑強,生活中你俠骨柔腸,一日為兵,終生為民,那一聲聲東哥,是你最美的勛章,向您致敬!”2023年,在黃石首屆致敬禮最美志愿者的大屏上,這樣一句致敬詞,讓呂東熱淚盈眶。
更多的鮮花和掌聲隨之而來——最美志愿者、中國好人、全省優秀共產黨員、荊楚楷模·最美退役軍人、全省學雷鋒崗位標兵……“這一項項榮譽,就是一副新的擔子,我得把這些責任擔起來。”呂東說,“榮譽不是個人的,是對所有志愿者的褒獎。只要我還能動,就會繼續為人民服務!”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vigoraudio.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