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5日傍晚,北京四環路的輔路上,記者正駕車隨晚高峰車流前行,一輛貼滿熒光貼紙的電動自行車突然從車縫中斜穿而出。車把上掛著的LED燈條閃爍著紅藍色光芒,騎車的少年身體前傾,轉眼便消失在視線中。
記者難以精確辨認這名少年騎行的電動自行車時速表數字,但其轉瞬即逝的模糊背影直觀地傳遞出時速顯然遠超記者當時30公里/小時的車速。
這類看似炫酷的“街頭飛騎”,近年來在未成年人群體中日益盛行,而熱衷于駕駛這類改裝電動自行車,并在街頭飆車炫技的年輕人在網絡上被稱為“鬼火少年”,其車輪下的安全隱患不容小覷。
不久前,安徽省歙縣發生的一起事故,便將這類改裝電動自行車的危險暴露于公眾視野:一名未成年人駕駛私自改裝的電動自行車與小汽車發生碰撞,造成人員受傷、車輛受損。令人震驚的是,經交警檢測,該車最高時速竟達113公里。
記者梳理公開資料發現,今年暑假以來,全國多地發生多起類似事故。一些被未成年人改裝的電動自行車潛伏在街頭巷尾,成為威脅公共安全的重大隱患。
學生成為改裝主力
“學生來改的特別多,主要是解限速、換電池,花不了多少錢,速度能上來就行。”天津一家電動自行車維修店內,老板李先生對未成年人前來改裝的現象司空見慣。他隨后向記者演示如何解除電動自行車限速。
只見他在控制器上輕輕一按,原本發出“嘟嘟”提示音的車輛頓時安靜下來。“瞧,這就解除了。每個品牌都有特定代碼,輸入就能破解。”在他腳邊的工具箱里,堆滿沾滿油污的零件,其中不乏一些專門迎合年輕人喜好的LED燈帶和炫彩配件。
記者隨后走訪北京、天津等地10多家電動自行車門店,發現有不少維修店暗中承接“學生訂單”。“現在查得嚴,我們明面上不敢接。”一名品牌專賣店的店員擺手拒絕,但又低聲補充,“但你可以去維修店問問,他們經常幫學生改。”
曾在京津一帶從事電動自行車維修的張先生透露,學生群體已成為改裝市場的重要客戶。“很多孩子拿著壓歲錢或者省下來的生活費來改車,最常要求的就是解限速、加燈光,就是為了看起來‘炫’,跑起來‘快’。”
在天津從事該行業的劉先生介紹,改裝分為“輕改”和“重改”,學生群體主要集中在“輕改”。“他們最愛改的就是速度和燈光,花個幾百上千元,車速就能提到40公里/小時,續航從50公里增至100公里。”他拿起一塊巴掌大的控制器說,“這種五六百元,包安裝,能調扭矩、看時速,連上手機藍牙就能改參數,最快能跑時速70公里,很多高中生愛用這個。”
若追求更高性能,則需“動真格”。劉先生帶記者看了店里的“樣品車”:車架搭載粗壯的鋰電池,電機上標著“8000W”,剎車卡鉗泛著冷光。“這是‘三拉二’配置,一套3500元,極速可達八九十公里/小時,比很多摩托車還快。”他坦言,雖然這類重度改裝較少有未成年人問津,但也有一些“年紀大點的孩子”會攢錢來改。
電池改裝是提升續航的關鍵。“原廠電池太笨重,換72V鋰電池要2500元,能跑80公里;想跑遠路就選大容量電池,6000元續航200公里。”劉先生敲了敲電池倉提醒,“但一般得擴倉,收費500元,不然裝不下。高電壓電池容易發熱,夏天得當心自燃。”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從輕改到重改,價格“層次分明”:解限速加裝LED燈,500元以內;電機、電池基礎升級約2000元至5000元;動力、制動、外觀全套改造則需8000元至20000元。
“上周剛給一個初三孩子改了6000元的項目,主要是提速和燈光,說晚上騎出去‘有面子’。”劉先生坦言,明知未成年人改車危險,但“生意上門不好拒絕,我不改別人也會改”。
線上教程泛濫成災
線下門店提供的改裝服務需要一定成本,而網絡平臺的興起,則破除了一部分改裝的技術和成本壁壘,讓改裝現象在一些未成年人中急速蔓延。
“三步解鎖限速,零成本提升車速!”某社交平臺上,一條電動自行車改裝教程已獲得數萬點贊。視頻中,博主對著儀表盤操作,口述步驟:“先按××,再長按×××,聽到‘滴’一聲就成功了。”評論區里,用戶紛紛留言:“已成功,車速從25(公里)提到40(公里)!”“學生必看!”“求某某車型代碼!”
有業內人士指出,網絡平臺已成為一些未成年人獲取電動自行車改裝知識的主要渠道。
記者近日在某短視頻平臺搜索“電動自行車改裝”,數萬條教程躍入眼簾,內容從基礎的解限速,到專業的電機調試、控制器編程,詳盡且門檻極低。其中,“××改裝全攻略”系列視頻的播放量超50萬次,博主演示如何拆卸原廠控制器、安裝鋰電池,甚至標注“避坑指南”。
記者注意到,這些教程還提供“低成本方案”,迎合了一些無收入學生群體的需求。一份售價5.55元的“鋰電池改裝教程”在某電商平臺熱銷,商家宣稱“自己組裝成本不到100元,續航翻倍”,內容含電芯選購、焊接手法、電路連接等細節,附贈“20G維修案例庫”。其購買記錄顯示,近一個月已有3000多人下單,評論區滿是“學生必看”“改成功了”的留言。
線上教程大幅壓低了改裝成本。“解限速不用花錢,上網搜代碼就行,我5分鐘搞定。”天津某中學初三學生小林說,他的電動自行車原限速25公里/小時,操作后可達40公里/小時。
“很多同學都這么干,車慢了會被笑話。”小林告訴記者,若進一步升級,網購配件也不貴。1500瓦電機800元、基礎控制器500元、72V電池1200元,再加上300元手工費,總成本不超過3000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某改裝教程中,博主提到“電池安裝需兩人合作,電池大而滑,需掰彎電池倉”,卻未提醒“強行掰動車架可能導致結構變形”。有網友留言:“按教程裝完,電池晃動厲害,后來發現車架裂了。”
速度失控敲響警鐘
線上教程降低了改裝門檻,線下門店則提供了實現改裝的具體路徑,二者結合,形成了一條灰色利益鏈。而由此帶來的安全隱患,已在街頭演變為事故——未成年人往往成為其中最令人揪心的受害群體。
記者梳理公開資料發現,暑假期間,已經發生了多起未成年人駕駛改裝電動自行車的事故,重則死亡,輕則受傷。例如湖南某起事故中,兩名高中生駕駛的改裝電動自行車時速高達100公里,在彎道失控撞墻,車輛當場解體。
改裝電動自行車帶來的風險并非僅由騎行者自身承擔,更威脅著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安全。
“最怕的就是那種‘無聲刺客’。”陜西西安的摩托車愛好者王先生說,他有10年的摩托車騎行經驗,卻對街頭改裝電動自行車心生忌憚。“上周在快速路上,一輛改裝電動自行車突然從右側超車,一點聲音也沒有,等我發現時已緊貼車邊,嚇得我趕緊松油門。騎手看起來十五六歲,后座還載了人,時速比我的摩托車還快。”
北京摩友李女士的經歷更為驚險:“一次等紅燈時,一名看著年紀不大的騎手騎著一輛改裝電動自行車突然從后方竄出,車把上的爆閃燈刺得人睜不開眼,還放著超大音量的音樂。綠燈一亮,它猛地沖出,車輪打滑險些撞人。”
記者采訪發現,面對這些在街頭肆意穿行的改裝車輛,不僅普通市民感到擔憂,交警部門在實際執法中也面臨諸多困境。
“日常執法中查扣的改裝電動自行車其實很少。”中部某省份的一名交警告訴記者,“鬼火少年”們多在夜間活動,尤其夜里12點到凌晨3點,改裝后的電動自行車車速快,加上路線靈活,追緝風險極大。“上周攔截一輛改裝電動自行車,駕駛人見我們示意停車,突然猛打方向沖向逆向車道,差點撞上迎面而來的貨車,我們根本不敢強行攔停。”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vigoraudio.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