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羅田縣這片充滿生機的土地上,平湖鄉正以獨特的發展路徑,描繪著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
作為羅田縣的特色鄉鎮,平湖鄉以“生態美鄉、產業富鄉、和諧安鄉”的“三鄉”建設為目標,在基層治理、民生保障、項目建設等多個領域奮發有為、攻堅克難,為全鄉的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立足資源稟賦 精準發力破局
今年以來,平湖鄉立足自身資源優勢,找準融入全省大局的發力點,以“文旅立鄉、生態美鄉、產業興鄉”為主線,探索山區資源高效轉化的特色振興之路。
暑期,在平湖鄉金沙灣景區,游客相對以往增加了不少,孩子們在家長的帶領下,在沙灘上嬉鬧玩耍。沙灘摩托、騎馬、燒烤、露營KTV等活動,讓整個沙灘充滿快樂浪漫氣氛。
近年來,平湖鄉致力打造文旅融合支點,依托“天河沙海”資源,打造了金沙灣景區,并聯動板栗公園、萬全寨茶園、薄金寨云海、古羊寨杜鵑等景點,構建起“春賞花、夏采果、秋研學、冬養生”的四季旅游鏈,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打卡。
同時,在生態經濟發展上,平湖鄉推行“林藥共生”模式,在板栗林下套種黃花、蒼術、黃精等中藥材,通過“合作社 + 基地 + 農戶”的組織形式,實現了林地資源的高效利用和農民增收。升級“茶園有機肥替代”模式,構建“以養促種”循環體系,萬全寨茶葉主產村的茶葉已獲得有機茶認證。此外,激活果園經濟多元價值,依托特色水果基地,開發加工品,開通電商直播,延伸產業鏈條,實現了生態與經濟的雙向增值。
在產業發展方面,平湖鄉突破傳統生產瓶頸,計劃引進自動化生產設備,提升噸袋生產的自動化、標準化和規模化水平,增強承接大型企業訂單的能力。同時,聚焦本地特色農產品,大力引進培育精深加工企業,推動農產品從“原字號”向“制成品”轉變,讓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勝勢。
“四輪驅動” 促進產業發展與群眾增收
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是重點。平湖鄉通過“文旅融合、生態經濟、產業升級、數字賦能”四輪驅動,構建起產業發展體系,促進群眾就業增收。
文旅融合賦能小微企業集群發展,依托豐富的文旅資源,打造以天河沙海歡樂世界為中心,金沙灣戶外運動、薄金寨攝影基地為副中心的景區圈,整合投資企業,推動“企業 + 合作社 + 農戶”抱團發展,孵化鄉村經濟體。
生態經濟催生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通過“景區 + 村集體 + 農戶”模式,引導村民成立鄉村旅游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經營主體。羅田縣栗花香生態旅游有限公司推行“林藥共生”,采用村民入股分紅機制,帶動周邊農戶增收,林下空間利用率提升40%,每畝林地年增收近3000元。湖北天澤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培育為循環農業綠色加工微企,統一提供茶苗、收購鮮葉,農戶按畝產分級獲收益,萬全寨有機茶葉小有名氣,核心區茶農人均增收8000余元。
產業升級激活傳統制造動能:噸袋產業進行智能化改造,保留傳統生產線作為保底產能,引進自動化設備。計劃建設占地10畝、建筑3000余平方米的噸袋生產車間,引進3條自動化生產線,人均產值可增加50條/天。通過“大廠接單 + 小廠代工”模式,吸納返鄉人員家門口就業,人均每月增收近千余元。在紅薯種植集中的粉壁坳村,加快向精深加工集群發展,形成種植、加工、銷售全產業鏈,帶動村級集體經濟壯大。
數字賦能拓寬增收渠道:搭建“平湖鄉味”電商直播基地,培育本土帶貨主播,開發“云認養茶樹”“果園慢直播”等新業態。通過訂單農業大數據平臺,實現農產品從田間到商超的精準對接,推動加工企業線上銷售額增長,帶動包裝、物流等上下游崗位增加。
優化空間布局 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在城鄉融合發展方面,平湖鄉著力優化空間布局,推動“三鄉”建設,促進鄉村文明。
——抓規劃引領。編制全域發展規劃,劃定生態保護區、農業示范區和文旅集聚區,將萬全寨茶園打造成“茶旅康養示范基地”,明確各區域發展定位。
——抓生態治理。實施“垃圾不落地、污水零直排”行動,建成10個村級污水處理站;推廣“積分制”管理,評選“最美庭院”200戶,激發群眾參與生態治理的熱情,提升鄉村環境質量。
——抓文明浸潤。推行黨員百分制管理,發揮黨員干部率先垂范作用;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板凳會”“鄉賢調解隊”等活動,化解矛盾糾紛90%在一線,吸附在基層。挖掘板栗文化、文脈文化,打造“一村一品”文化IP,豐富鄉村文化內涵。
平湖鄉黨委副書記、鄉長陳亮表示,平湖鄉將繼續保持“闖”的精神、“干”的勁頭,錨定目標,努力讓文旅從“打卡地”變為“目的地”,創建康養旅游勝地;讓產業從“輸血”變為“造血”,聚焦“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雙輪驅動;讓鄉村從“環境美”邁向“生活美”,打造“主客共享”的和美家園;以“支點思維”破題,用生態底色繪就富裕畫卷,讓更多鄉親吃上“文旅飯”“生態飯”“產業飯”,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闊步前行。
策劃:顏紅勝、王焱堯
執行:陳欽、李格娟、胡小軍
采寫:馬全英、張舞
出品:中共羅田縣委宣傳部、羅田縣融媒體中心、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vigoraudio.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