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左乙辰 通訊員 張子凡)8 月 14 日,大冶市在大冶湖高新區大學科技園舉行2025年“產才聯動·科創共興”科技交流合作專場活動,進一步推動產才深度融合,匯聚八方才智,聚力支點建設。
活動現場,政策推介與成果分享交織成奮進的旋律。大冶市委人才辦詳解產業人才政策,科技局聚焦新 “科技 18 條” 中科技創新主體培育、高能級科技力量矩陣建設等核心內容展開宣講,湖北工業大學則帶來最新科技成果推介。勁牌公司博士后陳申習代表青年人才作交流發言,迪峰換熱器公司副總經理伍文明暢談企業人才培育心得,不同視角的交流讓 “人才賦能產業” 的路徑愈發清晰。
簽約環節,大冶斯瑞爾換熱器等 5 家企業與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等高校院所簽下校企合作協議,大冶農商行等金融機構為 5 家企業發放 2330 萬元知識價值信用貸款,為企業注入發展及時雨。
人才是創新的根基,更是區域發展的核心動能。近年來,大冶市將 “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 理念深植發展脈絡。圍繞 “3+2+X” 現代產業鏈布局人才鏈,實施高學歷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產業人才倍增計劃等項目,近三年吸納大學生就業超 6500 人,新增產業高層次人才 1100 余人、專家人才 200 余人,形成 “產業聚才、人才興產” 的良性循環。
在優化人才生態上,大冶打出 “政策 + 服務” 組合拳。打造 “線上 + 線下” 人才服務體系,從衣食住行到業教保醫等方面全方位提升服務質效,讓人才感受 “此心安處是吾鄉” 的溫暖。同時,推進 “十大創新平臺” 建設,建成各類創新創業平臺 420 個,其中國家級、省級平臺 80 個,院士工作站 2 個,省級大學科技園 1 個,為人才搭建起施展才華的廣闊舞臺。
“人才興則事業興,人才強則產業強。” 大冶市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搶抓長江經濟帶、武漢都市圈等機遇,構建全鏈條人才支持體系,通過政策優化、活動對接、平臺升級,持續厚植 “政策好、服務優、機制活、氛圍濃” 的人才生態,為 “聚力建支點、沖刺千億市” 提供堅實人才支撐。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vigoraudio.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