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黃錚 通訊員 童金健 呂志海)7月4日,赤壁市加快建設全國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三場在趙李橋鎮蓼坪村舉行。
當天,赤壁首次將新聞發布會下沉至鄉鎮,活動打破傳統發布模式,搭建起政府與村民面對面溝通的橋梁,聚焦“深化農村集體‘三資’監管 賦能鄉村振興”主題,全面展示赤壁市在農村集體“三資”監管領域的實踐成果。
據介紹,通過10余次專題部署、200余個專項工作組、3000余名干部參與,赤壁已實現全市16個鄉鎮(街道、園、區)“三資”監管全覆蓋,構建起權責明晰、協同高效的監管機制,推動“三資”監管從“被動整改”向“主動治理”轉變。
2024年10月,該市啟動農村集體資產資源清產核資工作,覆蓋全市187個村(社區)和1608個村(居)民小組。創新“人查+技查”雙軌模式,全面清查核實村、組集體資產資源,確保數據真實準確無遺漏,為資產資源盤活利用、保值增值奠定基礎。
目前,赤壁市已全面推廣應用湖北省農村集體“三資”信息化監管平臺,實現“三資”管理全流程數字化。所有清查核實的資產資源已全部錄入平臺數據庫存,同步錄入資產資源圖片3萬余張、合同2千余份。
流轉交易206宗,交易金額5400.31萬元;小型工程項目申請604筆,項目合同總金額3050.46萬元;187個村(社區)和162個股份經濟合作社均在平臺記賬,全市累計記賬7532筆,實現村委會與股份經濟合作社分賬管理,獨立收支,獨立核算。
通過清理,按資產資源類型及分布情況,赤壁市多途徑盤活資產資源,精準施策發展集體經濟,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對資源富集村,支持發展生態種植(養殖)、林下經濟等。鼓勵村集體在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土地整治規劃的前提下,整理開發村集體空閑地和“四荒地”獲取集體經濟收益。對資產聚集村,充分利用原有辦公用房、學校、廠房、門店、倉庫等房產,支持低效物業資產更新改造,打造一批基礎配套完善、產業特色鮮明、產出效益明顯的優質產業載體。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vigoraudio.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