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從國家安全部了解到,打印機作為現代辦公高頻使用的重要設備,其背后隱藏的安全隱患不容忽視。從硬件結構到網絡連接,從日常操作到設備報廢,容易造成失泄密隱患的渠道復雜多樣,需要引起重視加以防護。
竊密黑手知幾何?
惡意“毒源”精準攻擊。某下載平臺的部分打印軟件曾被植入遠程木馬,利用下載鏈接擴散至大量用戶設備,遠程操控竊取用戶數據。這種供應鏈攻擊模式通過污染企業開發環境,將惡意代碼嵌入官方軟件,形成了“下載即中招”的精準攻擊模式。
打印內容隔空傳送。激光打印機的高壓靜電場和噴墨打印機的壓電陶瓷振動會產生可被捕捉的電磁信號,這些信號可穿過常規建筑墻體、玻璃,經過特定算法,可清晰還原打印內容,具有極強的隱蔽性,這種“無形泄密通道”容易被境外間諜情報機關利用,竊取打印內容,存在泄密風險。
打印內容二次還原。打印機普遍內置存儲模塊,自動緩存打印任務記錄,包括輸出文件、掃描圖像等信息。若處理過涉密文件的打印機被淘汰后,存儲芯片沒有得到妥善處理,即使刪除了打印記錄,恢復出廠設置,底層數據仍能通過技術手段恢復,存在失泄密風險。工作發現,有境外間諜情報機關專門收購二手打印機,提取殘留的涉密文件,形成硬件竊密產業鏈。
國家安全機關提示
切斷數字竊密鏈條。及時通過官網下載最新版本驅動程序,不點擊第三方平臺提供的高速下載鏈接。安裝前,使用殺毒軟件進行哈希值校驗。處理涉密文件的打印機禁止接入互聯網,取消遠程控制、共享打印機等非必要選項,關閉USB、藍牙等非必要外設接口。
阻斷電磁泄密通道。優先采購通過官方認證的低輻射設備,并將用于打印涉密文件的打印機盡量放置在中心區域,遠離墻體、窗戶等信號易穿透的位置,有效減少竊密風險。
清除數據殘留風險。采用存儲芯片可拆卸的打印設備,并在處理淘汰設備時,使用官方工具進行深度數據擦除,設置專人拆除存儲芯片,進行物理消磁,最后對處理過涉密文件的設備委托具備涉密資質的機構進行銷毀處理。(記者 李本揚)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vigoraudio.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