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田明)在鄉村振興的時代浪潮中,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成為激活鄉村發展的“金鑰匙”。6月6日,筆者來到天城鎮河田村和茅井村的2000畝毛豆種植基地,沉甸甸的毛豆掛滿枝頭,奏響豐收的樂章。
每到采收季,這里便成了熱鬧的“戰場”,200至500名村民化身“采收大軍”,用勤勞的雙手采摘希望。河田村村民曾炎芳笑著說:“一天能摘200多斤,掙100多塊錢,在家門口就能把錢賺了!”“小田并大田”的整治舉措,為現代農業經營主體搭建了廣闊舞臺。
土地資源活起來,耕地“改頭換面”
湖北崇陽縣天城鎮自2020年啟動全域國土綜合整治項目,歷經五年深耕細作,這片5600余公頃的土地上,一場關乎空間重構、生態煥新、產業升級與民生蝶變的變革精彩上演,曾經的山間小城正以嶄新姿態擁抱未來。
湖北靈森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流轉5000余畝土地,在天城鎮多個村莊開展毛豆、高粱、菜苔等規模化種植。“公司+農戶+基地”的模式,讓土地資源活起來,產業發展旺起來。
河田村黨支部書記殷天娥介紹:“通過全域整治盤活土地,不僅實現了土地增值,還建成了現代農業示范基地,鄉親們的錢包越來越鼓了!”
高標準農田整治、占補平衡和旱改水項目的推進,讓耕地“改頭換面”。6861畝高標準農田、1167畝占補平衡規模、109.95畝旱改水規模,新增985畝耕地,不僅優化了空間布局,更筑牢了糧食安全根基。
“掃干凈碼整齊”,繪就宜居鄉村新貌
全域土地綜合整治不僅是土地的“手術”,更是人居環境的“煥新”。各村你追我趕,上演人居環境提升“拉力賽”。田成方、路相通、渠相連、河暢通,這樣的美景激發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識,大家紛紛行動起來,讓房前屋后“掃干凈碼整齊”。
河田村的休閑小游園是村民齊心協力的成果。曾經的衛生死角搖身一變,成了老幼皆宜的休閑勝地。村民鄭煌宙感慨:“現在村里干凈又漂亮,到處都是花花草草,住著太舒心了!”
五年間,垃圾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工程全面推進。村灣主道路硬化刷黑,6處公廁拔地而起,396余盞太陽能路燈照亮夜空。鹿門鋪村、茅井村等村莊,在全域整治的滋養下,蛻變為布局美、生態美、生活美、鄉風美的美好家園。
“以旅興農”,留住鄉愁引客來
茅井村,葛仙山腳下、雋水河畔的一顆明珠,憑借全域國土綜合整治的東風,走出了一條“以旅興農、農旅融合”的新路子。村民高敏齊的葡萄采摘園,便是農旅融合的生動寫照。“全域整治讓村里環境大變樣,家門口的河變清了,游客也多了!”高敏齊說。
村里依托古村、古橋、古樹等特色資源,打造文旅新亮點。夏季旅游旺季,游客們在葡萄架下體驗采摘樂趣,漫步田間欣賞荷花美景,在農家樂品嘗農家美食,盡享鄉村慢生活。
全域整治堅持做“加法”,注重生態修復與鄉愁留存。24.4公頃山林綠化、28.41公里道路沿線綠化,30畝破損坡體加固,陸水干流重點河段防洪治理,讓崇陽的山更青、水更綠、鄉愁更濃。
2025年,崇陽縣錨定打造全國美麗鄉村典范縣的目標奮勇前行。全域國土綜合整治,正以統籌規劃塑造宜居空間,以生態修復守護綠色根基,以耕地提質保障糧食安全,以產業融合激發經濟活力,在這片熱土上,一幅鄉村振興的壯麗畫卷正徐徐展開。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vigoraudio.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