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田城 通訊員 陳玉珍)一個家庭治理能否井井有條,日子越過越紅火,“管家”作用至關重要。
6月6日,陽新縣興國鎮儒學垴社區經貿小區管委會主任劉酈萍說,作為陽新縣共同締造活動“提質擴面”的具體實踐,在儒學垴經貿小區試行的“紅管家自治模式”,讓小區面貌為之一新。
一塊巴掌地,管理“老大難”
6日上午,閑不住的她又在小區轉悠開來,心里琢磨事兒。
眼看著天氣一天比一天熱了,小區新種下的花卉,保養和維護需要錢,也需要人,怎么辦呢?
別看就是這么一樁小區花卉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小區建成三四十年,此前沒人種,更談不上維護。
這回種上了,以后居民出門見綠,一天的心情都是好的。可是,維管如何形成常態化,得摸著石頭過河。
劉酈萍(右)與職能部門溝通中。 記者 田城/攝
劉酈萍所在的小區位于陽新縣興國鎮經貿小區,6棟樓,111戶,分別為宏發樓、紀委樓、紀貿樓、機電樓、富陽樓和物資樓。
經貿小區是陽新城區一個老小區,位于繁華的步行街附近,小區面積狹小。
因為地處鬧市,所以寸土寸金——
經貿小區“巴掌大”的公共面積被全方位擠占,有見縫插針開違建賓館的、開美甲店的、做養生館的……
人流量大、車流量大、利益方多,使得這個小區難于管理。
就拿最普通的亂扔垃圾來說,過往路人丟,居民也丟。“破窗效應”一形成,規矩的籠子打破了,小區常年垃圾遍地,約束成為空談。
“前腳剛清掃干凈,后腳又是一地,實在是鬧心!”儒學垴社區黨支部副書記陳玉珍說。
小區也曾聘請過保安,兼顧打掃衛生,可小區工資發不出,最后不了了之。
找不出解決之道的經貿小區,長期陷入管理困境。
“借圈下蛋”冒出“金”點子
劉酈萍是新上任的業委會主任。
因為熱心快腸,愛管“閑事”,黨性強,加上辦事公正,從財政系統退休后,她被居民一致推選上任。
當上了“一家之長”,她對小區的事兒更上心了。
出于職業敏感,她很快找到小區難于治理的癥結所在:小區沒有公共經費,讓管理難以為繼;小區長期缺乏約束力,放任自流之下積重難返。
怎么辦?人、錢、制度缺一不可。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如果把小區管理比喻成行軍打仗,那么源源不斷的管理資金就如同‘糧草’,這讓管理制度能夠長久運行下去。”她說。
經貿小區地處鬧市,是老城區商圈所在地,固定車位是“香餑餑”。
“借圈下蛋”,是她想到的第一個“金”點子。
新一屆業委會找到周邊商戶,軟磨硬泡收回使用權,劃出33個固定停車位,加上犄角旮旯,總共可停放50多臺車。
這些車位,小區居民每年僅收300元停車費,優先滿足自身需要;在靈活時間段內,對外實行計時收費。
在優先滿足業主前提下,小區停車位被用于出租,成為維系公共開支的來源。 通訊員 供圖
業委會把停車管理業務承包給業主夏晶。夏晶則發揮自身所長,自費安裝小區智慧系統,添置了9個攝像頭、車輛出入門禁等。
此外,停車費收入每個月還要劃出1000元用于保潔支出。
每個月,夏晶把停車費公示出來,一筆筆一目了然,大部分用于小區維保,小部分用于維持自身運轉。
作為小區“大管家”,劉酈萍把算盤要打得噼啪響:能節約的一定節約,該募集的一定要募集。“公益事業是為大家好,人人有責嘛!”
小區周邊商業資源多,個體老板多,她計劃成立一個公益基金,定期募捐,用于支援小區公益事業。
“商圈范圍內的小區,管理資金來源相對靈活這一共性,可以單獨將此類小區的治理模式共性化,推廣化。”陽新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
屬地黨員“守土有責”,一舉取消物業費
停車費,讓小區治理經費有了源頭活水,這讓劉酈萍松了一口氣。
如何讓這些不算充裕的資金用在刀刃上,關鍵還在人。“人定制度,制度管人,資金兜底。”
經貿小區有54名黨員,退伍軍人8個。此外,還匯聚了一批熱心小區公益事業的“能人”和居民。
2023年9月成立新業委會,接訪了30多名群眾,解決矛盾糾紛、辦理民生實事30余件。
在興國鎮黨委和儒學垴社區大黨委的帶動下,經貿小區成立了以劉酈萍為首的居民自治型“紅色物業”,能夠發揮作用的關鍵崗位由先鋒黨員擔任,他們既是業委會成員,也是“紅色物業”管理者。
劉酈萍(右)與業委會副主任嚴榮渭(右)商量社區事務。 記者 田城/攝
自治,意味著不借助外貿商業力量,一切以全體居民的公共利益和對美好宜居環境的需求出發,“自己的事情自己管”。
因為經費來源有保障,經貿小區的“自治型紅色物業”一舉取消了居民的物業費,這一決定,得到了全體居民的一致擁護。
在黨員劉酈萍、曹玉華、嚴榮渭“鐵三角”的帶領下,一批屬地黨員紛紛發揮作用,積極投身小區建設和日常維護。
“小區是我家,黨員干部必須守土有責。”曹玉華說。
經貿小區“紅管家自治”模式正在試水。 通訊員 供圖
“一個‘大管家’,帶動一群‘小管家’,共建美好宜居的小區,這是共同締造活動提質擴面的生動實踐!”興國鎮黨委書記吳坤評價說,這也是“儒學善治”的題中之義。
頭雁領飛,群雁齊飛——“紅管家自治模式”下,陽新縣老城小區治理正在探索和深耕。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vigoraudio.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