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guān)注我們
    荊楚網(wǎng) > 鄂東新聞

    致敬英雄丨譚學禮:趟過《長津湖》零下40℃嚴寒,五年寫下8萬字回憶錄

    發(fā)布時間:2024年04月26日17:14 來源: 荊楚網(wǎng)

    記   者丨呂鑒蕾

    通訊員丨黃旺宣、魏永伙、李俊、呂紹福  采寫報道

    微信圖片_20240422112119_副本.jpg.jpg

    老兵譚學禮近照。呂鑒蕾 攝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70多年前,譚學禮和戰(zhàn)友們唱著這首《中國人民志愿軍戰(zhàn)歌》,抱著保家衛(wèi)國的信念,毅然走向抗美援朝的戰(zhàn)場。 

    激昂的旋律,似乎有一種洞穿時空的力量。

    微信圖片_20240422112140_副本.jpg

    譚學禮編纂的《我的五味人生》。呂鑒蕾 攝

    8萬字書寫“五味人生”

    “我年紀越來越大,好多事情漸漸記不清了。”在接受采訪時,93歲的抗美援朝老兵譚學禮說,“趁我還健在,有責任和義務(wù)把當時我所親自經(jīng)歷的事情通過回憶用文字記錄下來。”

    隨即,老人將一本印著《我的五味人生》字樣的讀本遞了過來。記者翻閱發(fā)現(xiàn),全書約8萬字,內(nèi)含各類插圖32張,系統(tǒng)回顧并記錄了譚學禮在各個時期的經(jīng)歷和所思所想。

    1931年9月,譚學禮出生在四川“鬼城”豐都縣下轄的高家鎮(zhèn)邊沿地的窩棚里。作為第一批入朝作戰(zhàn)部隊42軍的一名戰(zhàn)士,譚學禮經(jīng)歷了抗美援朝一二三四戰(zhàn)役和第五戰(zhàn)役后的阻擊戰(zhàn)。

    1958年,譚學禮下放東北“北大荒”開墾新農(nóng)場,之后轉(zhuǎn)業(yè)到“煤城”雙鴨山市。1959年,支援湖北大辦煤鐵,1964年調(diào)往黃石,直至退休。

    “我的‘五味人生’就是我80多年來親身經(jīng)歷的人生軌跡,‘酸甜苦辣麻’就是我人生的真實寫照。”譚學禮介紹,該讀本由他前后花費五年時間編纂完成。

    他進一步解釋,幼小時吃著媽媽的乳汁只是為了慢慢長大,對味的感覺不是那么明晰,因此稱之為“麻”。后來生活的艱難,人世的滄桑,“麻”的味道變成了“苦”和“酸”。隨著時代的變遷,苦日子一下子變成了“辣”和“甜”。

    微信圖片_20240422112132_副本.jpg

    譚學禮展示老照片。呂鑒蕾  攝

    隨42軍第一批入朝作戰(zhàn)

    細細翻閱《我的五味人生》,里面信息量極大。

    而在這個讀本中,譚學禮花了三分之一篇幅,重點回顧了自己“入朝兩年多的回憶”。

    據(jù)譚學禮回憶,1950年,部隊從通化出發(fā),每天行程近百里,山區(qū)人煙稀少,有時行軍一天也不見一個村落。

    為了破滅敵軍突破鴨綠江過圣誕節(jié)的夢想,也為了贏得時間,部隊過江后每晚步行60公里以上,僅三個晚上行軍就進入了東線“黃草嶺”進行防御,阻擋敵軍北進。

    1951年大年三十,譚學禮所在部隊在66軍的配合下對“三八線”發(fā)起了總攻。經(jīng)過三個多小時的激烈強攻,我軍就突破了“三八線”。

    這時節(jié),正值天寒地凍、大雪紛飛,一夜之間積雪超過膝蓋,氣溫超過零下30-40度。

    譚學禮清晰記得,“部隊連續(xù)作戰(zhàn)非常疲勞,再加后勤補給困難,幾乎斷炊,戰(zhàn)士們?nèi)孔詭Ц杉Z——炒面,餓了吃炒面,渴了捧雪吃”。

    更要命的是極端低溫。當時正值寒冬二月,北風凜冽,冷氣刺骨,冰凌如刀。“上級命令我們?nèi)蔽溲b,穿著棉衣棉褲踩著齊腰深的江水快速通過。”譚學禮介紹,一見此情景,真有點毛骨悚然,大家的睫毛都是冰渣,這要趟水過江,上岸了會是什么情形?

    但作為軍人,一切行動聽指揮,那怕是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辭。大家義無反顧地手牽著手艱難地到達彼岸,外面的棉衣棉褲迅速結(jié)成冰渣,里面的鞋和褲早已濕透。那些過江跌倒在水里的戰(zhàn)士,上岸后立即變成了“冰人”。

    微信圖片_20240422112128_副本.jpg.jpg

    譚學禮獲得的部分榮譽。呂鑒蕾 攝

    60年總結(jié)出“八字家風”

    1952年11月,譚學禮所在42軍奉命回國。

    之后的歲月里,譚學禮繼續(xù)走南闖北,1975年被組織安排到黃石船廠擔任書記、廠長,負責船廠全面工作,后在第三橡膠廠廠長職位上離休。

    “在我60多年革命人生中,我總結(jié)出家風八個字——忠孝仁愛、禮義廉恥。”譚學禮說,“這也是我們普通百姓的‘家風’,而且是一個好家風。”

    譚學禮反復提醒,“無論男女,我們都要維護我們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傳承我們中華民族偉大文化,保持我們祖先為我們創(chuàng)立的‘家風’,真正地做一個講道德、有良知、有教養(yǎng)、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做優(yōu)秀的共產(chǎn)黨員。”

    受譚學禮的言傳身教,家中有不少成員也光榮入黨。當記者提出想看看老人的各種勛章、紀念獎?wù)聲r,老人連連擺手,“都已經(jīng)分別送給我的幾個孫兒孫女了,留給他們做一個好的念想吧。”墻上的全家福照片上,身穿軍裝的譚學禮,胸前、脖子上掛有沉甸甸的榮譽。

    2000年前后,譚學禮提起筆,逐章逐節(jié)撰寫回憶錄。多年間,他斷斷續(xù)續(xù)寫下近8萬字,寫滿了厚厚一摞本子。經(jīng)過仔細錄入、整理和編輯,老人把這些珍貴的革命史回憶編成了約200頁的讀本,該讀本已付梓面世,并贈送親朋好友、黃石檔案館存檔。

    “這也是我留給兒女和社會,自認為最有價值的東西。”譚學禮平靜道。

    【責任編輯:王焱堯】
    日韩精品无码视频一区二区蜜桃 | 国产精品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国产中文高清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抽插| 2022中文字字幕久亚洲| 国产精品va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99久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鲁网中文电影|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久久 | 最近2022中文字幕免费视频 | 丰满日韩放荡少妇无码视频|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中文字幕| 无码AV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无码中文字幕免费视频蜜桃| 中文字幕 亚洲 有码 在线| 国产成年无码久久久久毛片| 亚洲av日韩av无码| 中文无码久久精品|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视频|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 | 最好看最新高清中文视频| 欧美日韩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无码A区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av无码无在线观看红杏| 亚洲一日韩欧美中文字幕欧美日韩在线精品一区二 | 熟妇人妻中文字幕无码老熟妇| 在线观看片免费人成视频无码| 国产亚洲AV无码AV男人的天堂| 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国产|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 97性无码区免费| 潮喷失禁大喷水aⅴ无码|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L| 免费看成人AA片无码视频羞羞网 | 无码8090精品久久一区| 无码av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影视| 亚洲 日韩经典 中文字幕| 嫩草影院无码av| 岛国av无码免费无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