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謝頤 通訊員鄭莉莉)3月30日,由武漢市科學技術協會、市教育局主辦,武漢文旅集團武漢科技報社承辦的“我的科學夢”武漢市第十屆中小學生科普征文頒獎典禮在長春街第三小學舉行。
頒獎現場。通訊員供圖
據悉,“我的科學夢”武漢市第十屆中小學生科普征文活動于去年6月底啟動,共收到來自武漢三鎮中小學生科普征文2萬余篇。經過專業評審委員會嚴格篩選,組委會評選出一等獎50名、二等獎100名、三等獎200名、優秀獎1000名。優秀指導教師136名,優秀組織單位22個,優秀組織學校8個。優秀獲獎作品將陸續在《武漢科技報·少年科普》周刊選登,并結集出版。
會上,華中科技大學教授、 2023年度“荊楚楷模”“武漢市最美科技工作者”周建新表示,作為武漢市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品牌活動,武漢市中小學生科普征文活動堅持舉辦十年,實屬不易,希望該活動能擴大品牌影響力,一直辦下去。同時,他呼吁,希望更多人參與青少年科普活動,共同呵護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本屆科普征文活動評選組組長、武漢外國語學校語文高級教師徐繼勝認為,深度觀察生活才能寫出好作文,“從參賽作文中不難看出,不少同學很關注生活,會從生活中發現需要求證的現象或疑問,并且不斷去探尋。” 他表示,武漢市中小學生科普征文活動在孩子心中埋下“長大要當科學家”的種子,希望繼續以優質豐富的內容、喜聞樂見的形式做好科普服務。
“武漢市科協十分注重通過各類互動渠道,走進孩子們的心靈深處,激發青少年的科學興趣,培養他們的科學思維”,武漢市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張若光說,武漢各城區紛紛開展院士專家進校園、科普云課堂、科普大講堂等活動,“江城科普在行動”蔚然成風。武漢市中小學生科普征文活動是很好的創新典型,通過參加這項活動,近30萬青少年在科學知識、創新精神和科普創作能力等方面得到極大提升。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vigoraudio.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