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田城 通訊員 皮亮斌、吳倩)2月28日,通城縣全縣領導干部理論培訓班結束“新春第一課”,“通城縣應當如何高質量發展”主題貫穿始終。
據悉,該縣新春第一課所有在職副縣級以上領導干部全員參與,分別圍繞不同專題開展會議研討交流,課后,該縣還對2024年重點工作進行全面安排部署。
通城縣委書記劉中英在該縣“新春第一課”上。 通訊員 劉建平 攝
談城市和產業集中
通城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阮仕林說,新型城鎮化是助推城市和產業集中高質量發展現實要求、核心內容、重要舉措和途徑所在。
當前,通城縣就地城鎮化正加快推進。總投資約27億元的107個城市建設項目,城市更新全面啟動。
共同締造領域深入推進,該縣27個共同締造示范點按照以城市集鎮為中心,成線連片向周邊擴散打造理念逐步有序推進,策劃2024年度“一村一點”共179個共同締造點,謀劃了2025年度“一村多點”共同締造點537個。
值得一提的是,通城縣城鎮人口正在有序集聚,縣城人口集聚度達到38%,預計全縣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9%。
為了加快城鎮化進程,阮仕林建議要更大力度抓好規劃引領促人口集聚;更大力度抓好產業集聚促壯大提升;更大力度抓好基礎設施促功能完善;更大力度抓好公共服務一體化;要更大力度抓好體制機制改革。
談中部地區制造業強縣
通城縣委常委、副縣長王功輝說,近年來,通城縣堅持“制造強縣、科技強縣、產業強縣”發展戰略,圍繞電子信息、新材料、大健康三大優勢主導產業,以打造中部地區制造業強縣和綠色發展先行區為主線,奮力推動產業集中高質量發展。
通城將如何推動產業集中高質量?王功輝認為,要突出園區建設,實施筑巢引鳳工程;要突出特色產業,著力招商引資;要突出項目建設,培育發展動能;要突出政策支持,引導資源集聚;要突出三產融合,推動全面發展。
如何更高質量發展,通城縣正不斷調整賽道。 通訊員 劉建平 攝
談共同締造活動
通城縣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副主任周益斌說,自湖北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作出“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部署以來,通城縣人大以“聚力共同締造·共建雋秀通城”為主題,以改善群眾身邊、房前屋后人居環境的實事小事為切入點,以“五進促五共”活動為載體,深入開展“聚力共同締造”代表行動活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此過程中,通城人大助力民生事業持續改善、助力生態環境不斷優化、助力社會事務不斷推進,為有效實現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的實踐路徑提供堅強保障。
2023年以來,通城1074名四級人大代表開展“五進促五共”活動,大量走訪村社區、走進企業和共同締造樣板點,成功解決了部分涉及就業增收、民政救助、水堰改造、道路硬化、飲水安全、助企紓困、小區改造等急難問題,運用和實踐共同締造的思想理念,極大推動了通城縣的高質量發展。
談糧食安全保障
通城縣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副主任李三明說,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只有糧食穩增產增收,通城縣的社會經濟發展才有牢固的基礎,才有社會穩定和諧、安定團結的局面。
2023年,通城縣糧食種植面積達到49.2萬畝。據介紹,長期以來,通城縣糧食種植面積均在45萬畝上下徘徊,糧食產量約17萬噸。
如何促進通城縣糧食增產增收?他提出,要狠抓農田水利建設、規范土地流轉,推進適度規模經營、要大力探索農業生產托管,農業社會化服務模式、要圍繞糧食生產開展產業招商、要大力發展再生稻、要大力打造特色稻米基地。
談小流域綜合治理
通城縣人民政府副縣長雷玲說,作為山區縣,綠色生態是通城縣大有可挖的優勢。開展好小流域綜合治理工作, 即是深入貫徹國家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動通城縣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
小流域治理工作,通城要如何開展?
雷玲認為,要以點擴面統籌系統治理,和美鄉村展亮新顏;要全力以赴守好 “金山銀山”,筑牢通城生態屏障;要多面發力打通發展脈絡,鄉村振興提質增效。
“這項工作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只要久久為功,一定能夠推動通城縣實現生態美、產業強、百姓富奮斗目標。”
聚精會神,謀定后動,方能指導全年發展。 通訊員 劉建平 攝
談基層社會治理
通城縣政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李鐵波說,基層社會治理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年來,通城縣政協通過打造“一線協商”品牌,積極推動政協協商嵌入基層社會治理,形成了基層治理的強大合力。
據介紹,基層協商平臺是構建基層治理共同體的重要支點。一年來,通城政協建立完善了“協商在一線”工作平臺,探索創建了網絡協商平臺,不斷提高協商民主的科學性和實效性。
為有效助力基層社會治理“共治”,通城政協不斷健全完善協商工作體系,推動一批基層社會治理的難點問題得到解決,助力提升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
基層治理的出發點,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并實現治理成果“共享”。
李鐵波表示,通城政協將通過推動政協制度優勢與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的有機融合,讓廣大委員“動”起來、政協工作“活”起來、雙向發力“實”起來,讓基層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通城全體副縣級干部參加“新春第一課”。 通訊員 劉建平 攝
談“一線協商”助農助企
通城縣政協黨組成員、副主席吳剛毅說,剛過去的一年,通城政協以富民強縣和鄉村振興為主攻方向,聚焦社會治理、民生小事、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等,深入推進“一線協商”和基層協商的有機結合,深度融合“共同締造”,為人民群眾實現美好幸福生活凝聚磅礴力量。
如何讓“一線協商”飛入尋常百姓家?
吳剛毅說,黨委中心工作部署是“指揮棒”。按照工作部署,目前通城縣11個鄉鎮、20個村(社區)、8個縣直口,有條件的6個村、1個企事業單位搭建了協商議事平臺。
在各級平臺組織下,通城政協以群眾身邊的民生小事為“切口”,推動“一線協商·共同締造”融入百姓民生,更接地氣、貼民心,協商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鄉村振興領域,通城縣政協圍繞“推動現代特色農業提質升級、助力產業振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等開展建言資政,推進協商成果有效落地,有力托舉起農業農村“新氣象”。
助企解困方面,通城政協通過開展企業產業協作一線協商活動,組織行業商會、鄉鎮商會等組織與企業對接交流,實現供需對接,促進合作共贏,擴大了產業鏈“朋友圈”;及時了解企業急難愁盼問題,努力為企業排憂解難,助推企業穩定健康發展。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vigoraudio.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