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小紅指導學生們動手刺繡。通訊員 供圖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劉衛國)“非遺刺繡進校園,傳統文化開新花。”10月19日,大冶市尹家湖小學將大冶刺繡非遺傳承人劉小紅請進校園,和孩子們一展在絲線縱橫交錯間的傳統文化魅力。
大冶自古植桑養蠶,素有繡花的習俗。清同治《大冶縣志》多次出現“針黹晨夕”的記載:針黹,針線活也;晨夕,旦與暮也。這種極具地域文化特色的民間美術工藝,針法傳統,拙中見巧。活動伊始,劉小紅為學生們介紹了大冶刺繡的歷史背景和傳承故事。
“為了讓學生近距離接觸到地方特色文化,體會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藝術精髓,我們成立了手工刺繡社團。”該校副校長伍正東介紹,以此豐富孩子們的社團活動,進而喚醒他們的民族自豪感與愛國熱情。
劉小紅為孩子們講解大冶刺繡的特點。通訊員 供圖
一針一世界,一繡一繁華。活動中,同學們按照劉小紅老師講解的步驟井然有序地進行刺繡前的準備工作,裁布、扣緊,穿線。低段的同學繡小鹿,高段的同學繡花,孩子們興致盎然又手忙腳亂,體驗后紛紛說:“刺繡真是太有趣了!我要把作品帶回家給爸爸媽媽看看!”
絲線縱橫交錯間,盡顯傳統技藝的魅力。據介紹,尹家湖小學手工刺繡社團自成立以來,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開展校園文化素質教育和提升學生為目標,開展了系列培訓活動,充分展現了“尹小”學子的綜合素養與創新能力,并形成好學樂業、動手創新的校園文化氛圍。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vigoraudio.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