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胡小軍 通訊員郭斯)9月4日,中共黃岡市委六屆六次全體會議精神解讀新聞發布會召開。
黃岡市委農辦主任、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閆吉介紹,該市將進一步強化供應鏈思維運用,因地制宜組織種源開發、農資集采、農機服務、檢驗檢測、品牌營銷、貿易結算等一攬子服務,加快推進特色農業全產業鏈突破性發展。
大力發展鄉村特色產業
唱響一批“土字號”“鄉字號”產品品牌
閆吉說,嚴守糧食安全底線,該市將在確保糧食面積590萬畝、產量50億斤的基礎上,堅持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特色產業。
大力發展黃州蔬菜、團風雜糧、紅安苕、麻城福白菊、羅田中藥材、大別山黑山羊、英山茶葉、浠水蛋雞、蘄春蘄艾、武穴油菜、黃梅水產等特色產業,以土地流轉、“小田變大田”擴大種養規模,以稻漁綜合種養、一種雙收、一菜多用等模式提升種養效益,促進特色產業擴面提質,推動種養規模化。
堅持科技化、智能化、數字化賦能,推進種業科技創新,提高優質核心種源自供率。開展農機適配改進與選型優化,推廣北斗智能場景應用,加快智慧農機、智慧農場建設;開展數字農業建設,加快物聯網、大數據、5G等技術應用,建設數字稻田、菜園、茶園、藥園和數字化養殖基地。
實施“品牌強農”行動,著力推動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的建設和運營,加大品牌整合、營銷、服務力度。擴大“兩品一標”農產品認證規模,唱響一批“土字號”“鄉字號”產品品牌。圍繞地標優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和特色農產品,精心打造一批農業種養殖品牌、農產品加工品牌和銷售渠道品牌。
做大做強農產品加工業
各縣培育2家產值過10億農產品加工企業
閆吉說,該市將大力實施農產品加工業提升行動,推動補齊精深加工短板,提高農產品附加值。
加快農產品加工園區建設。推動團風、紅安、蘄春、武穴、黃梅等縣市農產品加工園區提檔升級,推動麻城、羅田、英山、浠水等縣市農產品加工園區加速建設,引導特色主導產業上下游企業向園區集中,打造農產品加工千億產業。各縣(市、區)重點圍繞自身特色農業主導產業,推進一二三產協同招商,突出功能性、標準性項目招商,提高招商引資質效。
加快培育龍頭企業。實施重點龍頭企業培育工程,發展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每個縣(市、區)培育2家產值過10億元的農產品加工標志性企業,打造一批產業關聯度高、創新和研發能力強的農業領軍企業。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對規下農產品加工企業進行整合重組和提檔升級,推動企業做大做強。
加快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圍繞十大重點農業產業鏈,通過增產擴能、技術創新、新品開發、政策激勵等措施,推動產業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延伸,吃干榨凈原材料,提升產業加工轉化增值能力。現階段,重點要搶占預制菜新賽道,推動預制菜產業突破性發展。
強化供應鏈思維
加快推進特色農業全產業鏈突破性發展
推動供應鏈思維改造農業重點產業鏈,該市堅持以鄉村振興投資發展平臺為支撐,進一步整合分散的農村生產要素,不斷提高農業農民組織化程度。
搭建特色農產品供應體系。依托特色農產品投資公司、農村資產運營公司,構建蘄艾、茶葉、菊花、雞蛋等地標農產品供應鏈平臺,以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打通資源、資產、資金轉化通道。強化供應鏈思維運用,因地制宜組織種源開發、農資集采、農機服務、檢驗檢測、品牌營銷、貿易結算等一攬子服務,加快推進特色農業全產業鏈突破性發展。
健全農村商貿流通體系。依托城鄉供應鏈公司,促進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高效聯通。推進市建平臺、縣建中心、鎮設站、村布點的四級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加快黃岡智慧農博城、浠水(華中)蛋品交易中心、蘄春中藥材交易中心、黃梅裕豐農產品交易市場等區域性農產品交易市場建設,做大做強農產品電商網絡,梯次培優發展應用型、平臺型電商企業。
構建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體系。依托農文旅投資開發公司,以各類田園綜合體和鄉村振興示范片為主要載體,開發生態休閑、旅游觀光、文化傳承、教育體驗等新業態,采用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的管理方式發展生態農業、智慧農業、設施農業等高效農業。通過三產融合,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各縣(市、區)圍繞農業特色主導產業走訪5家三產融合頭部企業,招引1家三產融合領軍企業。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vigoraudio.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