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王賢)近年來,大冶法院積極發揮審判職能,致力打造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并以建設商事糾紛“共享法庭”先行區為契機,進一步優化商事審判機制,為企業提供訴前、訴中、訴后全流程優質訴訟服務。
優服務,做好企業“自家人”
2022年,大冶法院將位于大冶湖高新區的羅家橋法庭轉型為商事法庭,并集中優勢資源組建了以2名員額法官為首、1名法官助理及4名書記員為輔的專業化商事審判團隊,并以羅家橋商事法庭為核心、人民法庭為支點、商事糾紛“共享法庭”為延伸的訴訟服務新格局,通過一根線一塊屏將專業化商事審判資源覆蓋全域,有效實現司法資源共享。
各商事糾紛“共享法庭”現已實現遠程指導、就地調解、在線訴訟、云上開庭等服務,并組建專業信息化維護團隊、網上立案團隊、線上調解團隊,讓企業在家門口就能享受高效訴訟服務。現多名商事糾紛“共享法庭”聯系法官已遠程入駐,以全流程優質服務做好司法“店小二”,當好企業“自家人”。目前已辦結涉企案件394件,其中調解案件95件。
化糾紛、做好矛盾“中間人”
2023年6月,因北京某技術有限公司出現代收款未給付問題,導致大冶某餐飲集團資金鏈出現問題,故而成訟。后案件通過大冶湖高新區商事糾紛“共享法庭”聯系立案后轉至大冶羅家橋商事法庭。
考慮到被告遠在北京,赴大冶開庭將大大增加其時間成本、經濟成本,且本地企業亟需資金周轉。基于此,高新區商事糾紛“共享法庭”聯系法官黃靜迅速聯系原告前往“共享法庭”同被告開展線上調解,最終跨越千里促成雙方握手言和,一個月內被告即將所有營業款全部給付到位。
案件辦理過程中,黃靜通過原告了解到此技術服務公司同時與大冶眾多餐飲公司簽訂服務合同,遠不止原告一家面臨代收款未給付問題,為避免事態持續擴大影響本地餐飲業生態,矛盾“中間人”黃靜由被動受理改為主動出擊,通過積極對接相關餐飲公司并全流程跟進,最終全部調解成功,累計為相關企業追回營業款近百萬元。
營民心,做好群眾“貼心人”
大冶市泰隆村鎮銀行位于該市觀山路商圈核心地帶,周邊商戶眾多、人流密集,且大多均與泰隆銀行有業務往來。
為進一步便利企業、群眾訴訟服務,大冶法院秉持“將站點設在企業家門口,將糾紛化在審判庭外”理念在銀行大廳內設立商事糾紛“共享法庭”,并于銀行門口正式掛牌。大廳內設專職人員引導群眾、企業進行咨詢、調解、立案、開庭。
自該“共享法庭”正式運轉以來,已有十余家企業、數百名群眾前往詢問了解。大冶法院了解到該站點爆火后,迅速組織涉企速裁團隊跟進入駐,實現一個站點三個法官的“豪華配置”,進一步響應周邊商戶、群眾的司法需求。截至目前已開展現場普法宣傳二次,遠程答疑數十次,化解矛盾糾紛近百起。
商出路,做好司法“引路人”
大冶市總商會商事糾紛“共享法庭”是大冶法院聯合工商聯共同建立的重點領域商事糾紛“共享法庭”之一,隨著商會力量的積極加入,大冶市總商會商事糾紛“共享法庭”僅在7月份便已調解案件近30件,約占今年上半年該屬地法庭調解案件數總和的50%。
“案結事未了”,這是聯系法官呂洋常說的一句話,該“共享法庭”涉及的案件大多為行業上、下流企業糾紛,部分企業可能因為一點矛盾便訴至法院,后又礙于臉面寧愿增加經濟成本也不愿繼續合作。
呂洋作為該共享法庭聯系法官,敏銳抓住企業癢點,面對多起小矛盾、小糾紛案件進行案后回訪,通過深入企業廠區一線,以先為雙方企業進行法治體檢,再同原、被告雙方交心談心的方式,化解雙方隔閡,促進合作共贏,為企業健康良性發展當好司法“引路人”。
截至目前,商事糾紛“共享法庭”已覆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行業商會、金融機構等重點領域,并通過延伸服務,累計已為全市近百家企業提供了員額法官入企法治體檢服務,今后,大冶法院將進一步加大商事糾紛“共享法庭”覆蓋面,為企業健康發展保駕護航,以法院力量助力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vigoraudio.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