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阮瓊 通訊員 郭斯 陳鈺)在“大美黃岡·此心安處”宣傳矩陣中,蘄春定位“時珍故里·中國艾都”。為什么會有這樣定位?有何文化底蘊和地域特色?6月30日下午,在新聞發布會上,蘄春縣發展全域大文旅專班負責人楊振武對此加以解讀。
“時珍故里”自帶流量IP
楊振武說,“時珍故里”,既是歷史方位、也是地理坐標,更是文化傳承。蘄春建縣2200多年,有數不清的歷史文化和名人。但是最有名、最有影響力的,當之無愧就是偉大的醫藥學家——李時珍和他的《本草綱目》。
李時珍秉持“治身以治天下”“壽國以壽萬民”的理念,把畢生心力奉獻給了中醫藥事業,他研習本草,懸壺濟世,歷時27年編纂的《本草綱目》,曾被達爾文譽為“東方百科全書”,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入選“世界文化記憶名錄”。
“這樣的一個偉大人物和偉大作品,可以說是自帶流量的IP,所以我們把‘時珍故里’這四個字,首選為我們的品牌推介詞。”楊振武說。
“中國艾都”奮楫出圈出海
楊振武介紹,中國的艾草,品種繁多,但只有“蘄艾”被世人尊崇為“艾中之王”。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曾340次提到蘄艾。“中國艾都”,既契合了黃岡大文旅發展戰略,也彰顯了蘄春的奮斗目標。
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歷屆蘄春縣委、縣政府一直高舉高打李時珍品牌,實現醫藥名縣到醫藥強縣的飛躍。
在今年6月14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新聞發布會上,黃岡市委副書記、市長劉潔談到黃岡要“優先培育10萬名蘄春艾灸師”和“蘄春艾灸推進千城萬店”計劃,兩件事都和蘄春持續創建“中國艾都”有關。
當下,按照全市“一盤棋”的部署和“一縣一品”大文旅發展定位,蘄春也將立足資源優勢,堅持“文旅強縣”戰略,奮力推動以蘄艾為龍頭的大健康產業出圈出海。
楊振武說,“時珍故里”突出的,是底蘊深厚的中醫藥文化,“中國艾都”突出的,是以蘄艾為代表的大健康產業。時珍文化,康養產業,都是發展全域大文旅的核心吸引物,既符合蘄春實情,又體現了蘄春特色,順應了當前文旅融合發展的趨勢。
隨著全市“一心、兩圈、多點”的總體布局不斷延伸,蘄春縣也會在推進全域大文旅中,按照“對內整合、對外開放、內外兼修、強勢出圈”的總體要求,厚實文化和產業根基,為持續擦亮地域名片而發奮努力。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vigoraudio.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