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咸安,咸寧市唯一市轄區,主城區人口逾40萬。咸安區人民法院,其全年審執結案件數量,更是占全市6個基層院之首。
優化營商環境,服務必當先行。近年來,該院立足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嚴格落實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對涉企案件實行經濟影響評估的暫行規定》,在辦理涉企案件中,對涉案企業生產經營可能受到的影響進行全面評估,并以更“人性化”和“溫情化”執法進行有效防范處置,使司法活動對企業生產經營負面影響降至最低。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田城 通訊員 曹一平、金玥、袁立新)“公司出口訂單排到了10月份,預計銷售額達1.5億元,如果沒有法院最關鍵時刻出手,企業的生死難料,更不談有這么好的銷售業績......”6月28日,咸寧市匯美達工貿有限公司(下稱“匯美達”)董事長鄒威握著張尚利的手激動地說。
當天上午,咸安區人民法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張尚利和黨組成員、執行局局長陳斌來到這家企業回訪,調研該公司的生產經營狀況。
一次和解,一個企業起死回生
就在3個月前,這家以出口為主的公司(產品95%以上出口),遭遇產品出口受阻、公司法人被“限制高額消費”。出現這種“尷尬”局面,緣于該公司幾年前一場經濟合同糾紛的官司。
匯美達位于咸安區鳳凰工業園,是一家專業生產“耐熱乳白鋼化玻璃器皿”系列產品的企業,出口非洲、中東、東南亞、日本、澳大利亞、東歐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銷售額曾達2.5億元,是咸安區龍頭企業。
辦案人員到走訪企業。 通訊員 供圖
6年前,因與北京一家公司發生經濟合同糾紛,被對方起訴至法院,要求賠償經濟損失300萬元。
匯美達敗訴后,對方申請強制執行。執行過程中,因受新冠疫情影響,匯美達無充足資金可供執行,法院在調查后,依法依規將該公司法人“限制高消費”。
對于這家企業來說,法人被限制高消費,后果嚴重:既不能參加國內各種展銷會洽談業務,更不能出國拓展市場。
今年3月下旬,得知該公司法人因“限高”不能前往廣州參加“廣交會”后,張尚利和陳斌來到匯美達走訪。
當時,該公司已進入正常經營狀態,如果錯過“廣交會”,將嚴重影響公司產品外銷,損失慘重。
張尚利當即聯系申請執行人,組織執行和解。
多方努力下,今年4月10日,申請執行人與匯美達達成執行和解:匯美達分期分批履行還款義務,申請執行人同意解除匯美達法人“限高”。
“已償還了80萬元,計劃三年內還清。”鄒威感動地說,咸安區法院的溫情執法,可以說足以讓公司起死回生。
他說,雖然輸了官司,但在法院的幫助下,公司贏了市場。今年下半年,將開足馬力生產,超額完成今年的出口訂單。
張尚利說,因一個案子搞垮一個好的企業,這樣的執法不可取,不少企業都適用于“溫情執法”。
一個建議,30萬元罰款延期繳納
“對于可能成訴的糾紛,優先采取非訴方式,用心用情用力化解涉企矛盾糾紛,讓企業感受到更好的法治化營商環境。”
今年5月11日,在化解了一場很可能引起行政訴訟案件的行政爭議后,咸安區法院行政庭庭長饒智勇在《工作日志》中記了一筆。
“饒庭長,我想咨詢一下,企業行政罰款延期時限最長是多少時間?”
5月上旬,饒智勇接到來自該市應急管理局執法人員的電話。了解情況后,饒智勇分析,這個問題極可能是一條引發行政訴訟的線索,于是決定深入了解情況。
強優工業玻璃咸寧有限公司(化名,下稱“強優公司”)是一家小微企業,2022年10月,該公司發生一起安全事故,造成1名員工死亡,經濟損失約150萬元。
事故發生后,該公司在受疫情影響、經營困難、租金未繳納情況下,竭盡所能做好賠償善后,借錢、變賣半成品,對遇難者家屬進行賠償。
今年3月,咸寧市應急管理局依法作出罰款30萬元行政處罰決定。
強優公司當時無力一次性繳納罰款。無奈之下,該公司想通過申請延期繳款。
為妥善解決爭議,咸安區法院組織咸寧市應急管理局和強優公司協商。
“行政執法要客觀、公正,也要適度、符合情理。結合強優公司經營狀況,我認為可以允許延期繳款,法院將通過司法建議形式提供法律支持,從源頭減少訴訟增量,能動司法化解糾紛。”饒智勇建議。
該市應急管理局積極回應,同意了延期繳款申請,一場可能發生的行政訴訟化解于無形。
“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醫之于無事之前。”饒智勇說,這個案例,是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一個生動實踐。
一場奔赴,追回700萬元債權
“700多萬元如果追不回來,公司運轉肯定大受影響,這不是一句‘感謝’能表達我的心情的。”
今年3月24日,湖北三環汽車方向機有限公司(下稱三環公司)董事長陶德文和技術總監舒全勝來到咸安區法院,將錦旗送到民庭庭長廖光明手中。
錦旗上書:護航企業謀發展,征程萬里促雙贏。
錦旗送到法官手。 通訊員 供圖
這家公司是“中國制造500強企業”三環集團控股子公司,中國汽車零部件轉向器行業龍頭企業,2021年12月被授予“湖北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稱號。
之前,四川綿陽市某機械制造公司(下稱“綿陽公司”)差欠三環公司700余萬元貨款未還,且有逃避債務、轉移資產嫌疑。
2023年春節前,三環公司將綿陽公司告上法庭,申請咸安區法院對該公司進行財產保全。
辦案法官廖光明在查詢被告財產情況時,發現該公司在山東諸城市有200余萬元未收回貨款。
今年1月31日,廖光明奔赴山東諸城凍結該筆債權。
正當廖光明準備返回時,三環公司又提供新線索,稱綿陽公司在法院凍結銀行賬戶后,仍通過電子銀行承兌匯票收付款。
廖光明馬不停蹄從山東諸城趕到四川綿陽,向綿陽公司開戶行送達協助執行通知書,要求辦理凍結手續。
開戶行依法辦理凍結手續,阻止綿陽公司逃避財產保全的可能。
與此同時,咸安區法院根據三環公司的申請,依法追加綿陽公司股東個人為被告,并凍結股東個人銀行賬戶。
一套“組合拳”打下來,綿陽公司主動與三環公司溝通。
3月21日,在咸安法院調解下,雙方達成調解協議,綿陽公司同意支付三環公司100萬元,200萬元債權轉讓給三環公司,其余款項分期支付。
同時,綿陽公司繼續向三環公司供貨,貨款可抵扣欠款。
一度溫情,著力解憂紓困
今年3月份,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開啟“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降本增效突破年”活動。咸安區法院迅速跟進,深入解放思想,“對企業每提高一度溫情,企業發展就突破一個瓶頸,未來發展就多一種可能。”
5個多月時間里,咸安區法院辦案理念在變,尤其在對企業發展解憂紓困領域,該院服務企業“司法溫度”不斷升溫。
“公司貨款收不回來,起訴繳費困難,法院減半預收訴訟費,大大減輕了企業負擔。勝訴后還立即退費,打官司輕松多了!”轄區一企業負責人高興道。
據了解,咸安區法院對涉企案件積極適用簡易程序受理和審理,減半預收訴訟費,同時施行勝訴即退費制度,盡量降低企業訴訟的時間成本和經濟費用。
該措施自5月實施以來,已為轄區企業減輕費用成本100余萬元,辦理勝訴即退費826筆,金額超過400余萬元。
“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就是要實實在在惠企、暖企、安企,企業健康穩定發展才是硬道理!”咸安區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張忠波說。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vigoraudio.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