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葉銘鈞、鄭涵)人間四月天,行走在湖北英山縣金家鋪鎮東沖坳村“520”愛心路上,沐浴春風,閑庭信步,宛如夢境,好不浪漫。
金家鋪鎮四號農村路。(王麗娟攝)
近年來,借助鄉村振興的東風,金家鋪鎮堅持黨建引領,緊扣“修一條路、造一片景、富一方百姓”發展理念,著力建設“四好農村路”,四通八達的農村公路宛如一條條舞動的彩帶,穿越了千萬百姓家、田間地頭、產業園區之間,串點成線、連線成片,拉近了城鄉距離,擴大了對外交往,帶動了百業發展。“四好農村路”正在成為2.8萬名金家鋪群眾的發展路、幸福路、致富路。
黨建引領 修建河東發展路
“要想富,先修路。黨的政策好,把咱老百姓放心上,要給咱修路,這是利千秋的好事,咱們可不能拖后腳啊。”這是2021年,東沖坳村69歲的老黨員劉仁啟在村里召開的小組會上,對鄉親們講述的心里話。
2021年,在交通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金家鋪鎮黨委、政府決定修建龍潭河村至扁石畈村,總長15公里的“四好農村路”,消息傳來,沿線群眾興高采烈。
修路涉及沿線群眾的搬遷、拆遷等工作,金家鋪鎮堅持黨建引領,以黨員發動、帶動群眾,到群眾家中做好思想工作。有了黨員的帶動,群眾們積極配合,“四好農村路”如期順利完工。
鋪下的是路,連接的是心。“四好農村路”的修建,不僅為群眾建起了發展路,更搭建了黨群之間的“連心路”,近年來,沿線各村多次榮獲黨建工作先進單位稱號。
東沖坳村“520愛心路”。(王麗娟攝)
生態種植 鋪就綠色致富路
“以前我村的茶葉、蔬菜因交通原因,農產品難以運輸出去,要擴大規模又擔心豐收了產品賣不出去,現在路好了,又與神峰山莊簽訂了150畝大棚蔬菜的協議,不愁銷路,今年村集體收入可以達到15萬元。”扁石畈村黨支部書記呂慰如高興地說。
“四好農村路”的建設不僅加快了金家鋪鎮產業資源開發,更給群眾帶來了致富的新希望。四通八達的“四好農村路”,將龍潭河村的茶葉、金家沖村的火龍果、楊家河村的無籽葡萄、扁石畈村的大棚蔬菜等“山貨”不斷運往各地市場,處處呈現道路通、產業興、鄉村美的動人景象。
2022年龍潭河至扁石畈環線“四好農村路”示范線被評為“黃岡市最美鄉村振興路”,成為百姓幸福生活的致富路。
龍潭河村通村路。(王麗娟攝)
文旅融合 詩詞之鄉幸福路
沿著“四好農村路”駕車行駛,一步一景,一景一詩,濃郁的文化氣息讓人陶醉。每逢假期,文化山村金上灣、志順茶園、520 愛心路……處處游人如織,濃厚的詩詞文化和自然風光讓游客贊不絕口,旅游人數和旅游收入雙雙走高。
金家鋪鎮將“中華詩詞之鄉”創建活動與“四好農村路”建設深度融合,在河東的四好農村路沿線,將詩詞文化嵌入現有的候車亭、文化墻、公園等,穿點成線,打造出了具有金家鋪特色的“十里詩詞長廊”,吸引了大批旅游人員前來觀光旅游。
“古鎮門前展畫橋,橫空出世自妖嬈。可與蘇州橋媲美,贊頌歌聲涌如潮。新橋竣工兩岸歡,此后來往再不難。古今慮民唯黨政,行人飲水應思源。”在詩詞大橋上,張貼著鄉村詩人對路橋的贊美詩歌,這也是金家鋪鎮四好農村路真實寫照。
路通則人興,道好則財旺。安全舒適的客運公交,便捷通達的物流體系,借力這條“四好農村路”,廣袤鄉村正迎來新的希望和機遇,讓金家鋪鎮這片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土地步入了鄉村振興的“快車道”!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vigoraudio.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