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陳向東) 4月7日,春和景明。大冶市陳貴鎮李河大畈,稻蝦養殖戶們搖著船兒緩行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
清明過后,小龍蝦陸續上市,養殖戶們開始了“忙碌時刻”,投飼料、收放地籠、分揀、銷售??起早貪黑,干得不亦樂乎!
如今,該鎮稻蝦產業已初具規模,集聚養殖戶38家,共作面積達1.6余萬畝,擁有致海、景盛等三個千畝養殖示范基地。
位于 316國道旁的歐家港村白茶種植基地,泛綠的茶苗,隨風擺動,燦爛陽光下,一派生機盎然。
去年,該鎮將兩處荒山開辟出來,種上了230余畝白茶,并配套完善噴灌、產業路等設施,祈盼著來年這些白茶成為村民增收致富的“金葉子”。
一花獨放不是春。近年來,該鎮重點圍繞水果、蔬菜、茶葉、水產、中藥材五大產業鏈做文章,逐漸形成了一批遍布全鎮各村的具有代表性、規模性、特色性的鄉村產業。王祠村的果凍橙、椪柑,上羅村的“丑八怪”“美國糖橘”“獼猴桃”和黃花菜,南山村的火龍果、枇杷和中藥材淫羊藿,小雷山村的草莓,官堂垴村的甘蔗,袁伏二村的礦山蜜橘,洋塘村的中華鱉??還有早已名聲在外的華龍村花卉苗木和已成規模的畜禽養殖產業,這些,讓該鎮的鄉村產業“春色滿園”。
抓好產業,還不忘抓好環境。去年,該鎮依托各村自然山水和人文資源,確定省市鎮8個共同締造試點,扎實推進共同締造活動。建設“小三園”、安裝路燈、刷黑道路、改造廁所、垃圾分類、完善服務設施、打造景致??一套改善村莊人居環境的“組合拳”下來,不僅扮靚了村莊“臉蛋”,而且造就了一批鄉村旅游“打卡點”。
清明假期,從全國各地返鄉祭祖的陳貴人,閑暇之余,帶著家人走親串友,看到修繕的柯瑾故居、知青館,新建的村史館、休閑廊道、涼亭、道路??抖音、視頻號、朋友圈里不約而同地“曬”著,既有對小雷山、大泉溝、天臺山山水美景的熱捧,也有對三根祠灣、石堰柯灣、喬清灣等村莊美麗“顏值”的記錄??一張張照片、一個個短視頻、一段段文字,處處都是對家鄉的情懷的顯露和對家鄉環境改善的點贊。
真的美,不僅經濟要好,環境要美,鄉風也要提上去。近年來,該鎮大力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扎實推進精神文明建設,設立村民議事會、紅白理事會、禁毒禁賭會、道德評議會,開展文明村創建、五好家庭、十星級文明戶、好婆婆、好媳婦、好人楷模等系列文明創建、文明評比活動,倡導孝老敬親、鄰里和睦、勤儉節約、助人為善等傳統美德,廣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移風易俗,文明清風拂面。
如今的陳貴,產業美、環境美、鄉風美,各美其美,美美與共。該鎮黨委主要負責人柯紅云表示,將繼續在這“三美”基礎上,補齊短板和弱項,完善黨建美和治理美,繪制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畫卷。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vigoraudio.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