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柯楠)“等靠要”盼不來發展,激活“強村富民”內生動力,才能實現根本發展。4月7日,陽新縣浮屠鎮下汪村俞家堰組春光明媚,產業大棚嫩芽青綠,一派生機勃勃。
近年來,該村積極探索多元化產業模式,大力發展蓮藕、大棚和果園產業,有效推動了共同富裕進程,村級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持續增強。
黨建引領促振興
人間四月,播種好時節。
俞家堰組成片大棚整齊排列在道路旁,棚內草莓嫩芽茁壯成長。
草莓長勢喜人。 通訊員 供圖
下汪村曾是遠近有名“空殼村”,產業項目少,集體經濟薄弱,群眾收入低,土地拋荒和“三留守”問題突出。
2021年,村“兩委”換屆后,腦子活躍、經驗豐富的俞禮猛走馬上任,集思廣益提出打造“三大產業”。
兩年時間里,通過土地流轉,下汪村搭建了水肥一體大棚、建設了以“錦繡黃桃”為主要品種的果園和蓮蝦共養藕池,建設獨具特色的農業產業基地。
不僅帶動36戶村民就業,每年還增加集體收入10余萬元。
破除萬難求富裕
“春天來了,秧苗需求非常大,大棚秧苗是俞家堰傳統產業,家家戶戶有大棚。在鄉村振興局和駐村工作隊幫扶下,又發展含82個水肥一體大棚的產業基地!”
村支書俞禮猛介紹,村里不僅把產業架子搭好了,還各自成立合作社,200畝藕池、60畝蔬菜大棚,400畝果園種下萬余株不同果樹,合作社發展紅紅火火。
蓮藕基地。 通訊員 供圖
“以前我只能在家帶帶孩子,現在還能在家門口藕塘工作,一個月收入近2000元,日子越過越好?!毕峦舸鍏敲髯鹘M脫貧戶石彩紅興高采烈。
據悉,該村三大產業用工帶動村民共計36人,農忙時節每月務工達200多人次,產業就業幫扶工資支出達8.1萬元,實現人均年收入超1萬元。
村企聯合走新路
當前,下汪村積極探索“黨支部+農戶+合作社+企業”發展模式,由村“兩委”成員創建合作社,引入優質農戶經營,對接企業拉訂單,形成產業發展良性循環。
果園項目盤活閑置資源,實施土地規?;洜I、專業化生產。在做大做強產業的基礎上,著力探索“村集體+貧困戶”聯結機制,推行“黨建+土地流轉+務工就業”模式,帶動村民和周邊近10戶農民增收。
“大棚基地和藕池產業領域,村民入股分紅合作?!庇岫Y猛說,下一步村集體將擴大果園種植規模。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vigoraudio.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