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過不了互聯網這一關,就過不了長期執政這一關。”如何“GET”這項新技能,不斷提升用網能力水平,用好用活互聯網,變“最大變量”為“最大增量” ,是擺在黨員干部面前的重大課題。
互聯網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巨大變化,為很多領域的創新發展起到很強帶動作用,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驅動引領作用。據統計,我國網民人均每周上網時長達29.5個小時,網民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達99.6%。用好互聯網,才能更好凝聚力量,推動黨和人民的事業向前發展。
用好互聯網可更好凝聚力量。如何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家喻戶曉、落地生根?互聯網宣傳與傳播給了我們最好答案。比如,在我市開展的“黃梅戲唱講黨的二十大精神系列展播”和“學習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原創歌曲展播”活動中,《聽見中國》《緊隨核心去遠征》《再創百年新輝煌》等一批現象級新媒體作品熱播,“巾幗紅?微宣講”、“巾幗紅?云宣講”線上線下同步進行,黃梅戲唱響“八五”普法,各地新媒體平臺不斷轉載5部黃梅戲普法視頻,累計受眾560多萬人次。這些好內容,一經互聯網平臺傳播,讓黨的二十大精神好聽又好記、入腦又入心。又如,去年11月我市“掃黃打非”“云上黃岡”專欄、抖音號、視頻號首次開通,我市有8個縣市區主辦的官微,因為充分發揮網絡平臺弘揚主旋律、聯系服務群眾作用,被省委網信辦表彰為“走好網上群眾路線‘百佳新媒體賬號’”,這些都產生了較好效果。
用好互聯網能有力推動工作。近幾年,《中國共產黨黨務公開條例》《中國人民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等相繼出臺,為黨員干部科學合理用網提供了遵循。據《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2》披露,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實名注冊用戶超9.5億人,總使用量超620億人次。去年湖北省衛健委披露,官方公眾服務平臺“健康湖北”已實現“微信小程序+支付寶小程序”雙平臺服務,數百家醫院上千名醫生在線守護,將全省192家三級醫院全部建設互聯網醫院,這可謂“互聯網+”的又一生動實踐。
然而,仍有少數黨員干部群眾的思想還沒有趕上趟,工作中習慣于“閉門造車”老套路,還不夠適應“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有的還不會“玩轉”客戶端、微博、微信、短視頻,不善于創造性宣傳推介和聯系開展工作,也不擅長運用視頻會議、網上辦公、網上教育等互聯網新應用新手段;有的同志沒有認識到“全球一張網”“人人都是麥克風”,仍視互聯網為“洪水猛獸”,當有些突發事件發生了,不敢、不會、不愿“說”;有的對“邊做邊說、做好說好”不理解、不熟悉,平時習慣于“推、躲、掩”,當遇到網上“曝光”了、網民“上訪”舉報了,也不管不顧“網下”群眾的訴求正不正當、合不合理、矛盾是否解決,一味企求有關部門“封、堵、刪”,“掩耳盜鈴”不僅無益于問題解決,只會喪失良機,失去工作主動權,也損害了黨委、政府的形象。
因此,對于黨員干部而言,要適應信息時代的工作特點和要求,強化互聯網思維,養成“+互聯網”和“互聯網+”的思維習慣和思維常態,習慣于網絡公開和網民監督,不斷優化政府信息管理、信息發布、解讀回應、依申請公開、公眾參與等工作流程,不至于做“井底之蛙”和“拍腦袋決策”,從而使工作效能更迅速、決策更科學、基層治理更精準、民生服務更高效。
誠然,用好互聯網這門新技能,還要捏穩這把“雙刃劍”以趨利避害。如在面對未成年人沉迷網絡、個人信息泄露、電信詐騙等互聯網弊端問題時,要提高警惕,堅決“亮劍”,加強防范,唯有如此,才不至于“大意失荊州”“悔之晚矣”。
稿源:荊楚網
作者:周勇,黃岡市委宣傳部(網信辦)四級調研員
責編:呂鑒蕾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vigoraudio.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