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注我們
    荊楚網 >

    “在非遺中感受鄖西魅力”之七夕習俗篇請織女、做巧食、盛七水、放河燈…… 唐宋時期流傳下來的民間習俗

    發布時間:2022年08月04日09:05 來源: 十堰晚報

    旗鑼傘扇、八抬大轎、十里紅妝……臨近七夕,在鄖西縣觀音鎮雙石溝民俗村,有著紅妝之韻、紅妝之美的中式婚禮“十里紅妝”民俗表演每天都會準時上演。游客趁著晴好天氣,紛紛圍攏迎親演出隊伍,近距離感受特有的七夕婚俗文化。

    國家級非遺項目七夕習俗源自于鄖西縣,這也是該縣最為出名的國家級非遺項目。作為“七夕文化發源地”,鄖西有效“活化”七夕非遺民俗,堅持“宜融則融、能融盡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趟出了一條集民俗文化和自然生態保護于一體的旅游新路子。

    ■文/記者 周侖 圖片均為資料圖

    鄖西七夕故事源遠流長

    牛郎織女的故事最早出現在《詩經·小雅·大東》中,文中描寫:“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彼牽牛,不以服箱。”但當時牛郎和織女只是指天上的星星,并沒有關于七夕故事的描述。

    隨著時代的發展,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開始通過漢代古詩《迢迢牽牛星》中得到展現。漢代前后,牛郎織女對于愛情的堅貞也慢慢被后人傳頌,直至今天。

    從漢代往后400年的唐宋時期,當時的鄖西地域才慢慢開始流傳起七夕故事。據十堰當地民俗專家介紹,在唐代前后,鄖西就產生了由天河、金釵石(也稱轉精奇石)、織女洞、石公公、石婆婆等自然景觀而演繹的牛郎織女七夕神話傳說故事,也因此在鄖西民間形成了世代傳承的七夕習俗。明嘉靖元年《湖廣通志》記載:“天河,在縣西一里,水出虎鳴峪,駕山而下以達于漢。”明《湖廣圖經志》載有成化年間教諭洪文翼《轉精奇石》詩文:“梳妝仙子飛身去,拋卻金釵照眼蒙?!鼻逋巍多y西縣志》記載:“七夕閨閣以瓜果祀牛女,謂乞巧。”乾隆五十七年的《吳川樓先生雜字》中也有對至今仍在鄖西民間廣為流傳的七夕習俗基本內容的記載。

    最早的日本詩歌總集《萬葉集》中有130余首詩歌涉及七夕?!度f葉集》誕生正是在唐宋時期。日本學者曾經實地到鄖西考察認為,這些詩歌中所稱的“天河”“天漢”等原型與鄖西天河有密切關系。

    通過這些資料不難看出,西周時期便有關于牛郎織女的描述,而牛郎織女所衍生出的七夕故事則在唐宋時期的鄖西地界廣為流傳。相較于全國各地,鄖西的七夕習俗最為廣泛,種類也最多。

    鄖西七夕文化獨成一脈博大精深

    鄖西七夕文化,是以牛郎織女傳說為根基,以忠貞愛情為主線,以乞巧祈福為表征,以實物遺存為載體,以鄖西天河為標志,囊括故事傳說、實物遺存、七夕民俗等豐富內容的地方傳統文化。鄖西七夕文化獨成一脈,自成體系,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時至今日,在鄖西仍流傳著多種七夕文化,請織女、比巧工、做巧食、盛七水、穿巧針、染指甲、放河燈、聽情話、賀牛歲等祈福乞巧七夕民俗儀式在民間代代相傳。

    “織女牽牛送夕陽,臨看不覺鵲橋長。”每逢農歷七月初七,男男女女們或跋山涉水赴約,或使用通訊設備傳情,一時間甜言蜜語,花香彌漫。以“請織女”為例,該習俗是七夕習俗的主要儀式,它通過“請”“問”“送”三個環節,把以織女為代表的女神請下凡間向她問年成、占禍福、求婚姻、乞巧等。此外,還有男人們挑水“盛七水”、給黃牛帶花環“賀牛生日”,婦女們“比巧工、做巧食”,姑娘們“染指甲”,老人們“觀星辰”,少男少女們“葡萄樹下聽夜話”,一家之主“放河燈”等祈福乞巧活動。同時,以七夕文化為內涵而對數字“七”崇拜的“七成八不成”相親習俗也在鄖西代代相傳。

    鄖西七夕較完好地存續著七夕節的傳統儀式、活動,備受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研究界的重視,具有重大的歷史學、民俗學、社會學價值。該項目弘揚美滿互愛、善良勤勉的傳統美德,對于增強社會凝聚力亦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位于湖北西北方的鄖西縣北依秦嶺,南臨漢江,境內天河流向是世界上唯一一條與天上銀河走向驚人相似的河流,兩岸矗立的“石公公”“石婆婆”與天空中牛郎星、織女星所處方位高度吻合;金釵石、碧蓮池等景觀與牛郎織女神話傳說一一對應。

    獨特的自然景觀與神話傳說在這里逐漸演繹成獨具特色的七夕節慶文化,2011年,湖北省鄖西縣申報的七夕節(鄖西七夕)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鄖西家家傳頌七夕故事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季春時節,伴著輕柔夜色,漫步在鄖西縣的天河之畔,這條河流把鄖西37座充溢著七夕元素的跨河橋串珠成鏈、連點成線。橋邊和屋面的萬盞霓虹燈,星光璀璨、色彩斑斕,仿若自帶濾鏡般,把浪漫縣城映照得如夢似幻。

    今年45歲的陳西霞是地道的鄖西人,同時也是國家級非遺項目《鄖西七夕》第三代傳承人。自8歲開始,陳西霞就開始研習七夕習俗,至今已有37年?!罢埧椗薄白龌x”是她最為擅長的七夕習俗。“‘請織女’需要準備很多道具,八方桌、熟菜、香等,還需要找兩名不足12歲的女孩一同參加儀式,主要為祈福之意。”陳西霞說。

    “做花饃則是將饃饃做成各式形狀,如鮮花、小豬、小狗等造型精致的食物。”陳西霞介紹,幾乎每天都有人找她專程訂花饃?!白钤缁x上色用的是食用色素,現在我做花饃都是使用蔬菜熬制成汁,在花饃蒸熟后上色。我一個人從買面、發面到包成各式形狀,然后蒸熟、上色,做一框子60多個花饃需要6個多小時?!标愇飨颊f,最貴的花饃賣5元一個,有些花饃有內餡,有些沒有。

    在陳西霞的帶動下,姐姐陳緒榮和陳西霞15歲的女兒也一同跟她學習做花饃?!拔蚁嘈培y西非遺能夠越做越好。”陳西霞表示,面對今年即將到來的七夕,她說,將創新做出玫瑰花狀的花饃,用火龍果汁上色,最終呈現出紅玫瑰狀的花饃,符合七夕節日氛圍。

    不光陳西霞一直堅持傳承七夕習俗,在鄖西,可謂人人會說七夕故事,人人會做花饃,人人會放河燈。七夕非遺文化在當地早已入木三分,家喻戶曉。

    經過多年努力,以七夕習俗為首的鄖西非遺項目正煥發新的生機,為縣域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目前,鄖西縣登錄入檔的非遺資源有民間文學、民間音樂、民間舞蹈、民間技藝、戲曲、民俗等十大類1000余項?!疤焐掀呦Αと碎g鄖西”成為無數人向往的愛情故里。

    鄖西七夕放河燈習俗從制作河燈到投放河中有一整套儀式。張建波/攝

    鄖西七夕做花饃。劉成臣/攝

    【責任編輯:白菲斐】
    中文字幕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人妻丰满熟妞av无码区|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影院| 欧美日韩中文在线| 97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无码八A片人妻少妇久久|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一二区|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 亚洲毛片网址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成年无码av片在线|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麻豆| 欧美麻豆久久久久久中文|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精品中文| 人妻AV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在线观看| 无码内射中文字幕岛国片| 亚洲Av无码国产情品久久| 秋霞鲁丝片Av无码少妇|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 最近的2019免费中文字幕| 最近免费最新高清中文字幕韩国| 免费无码国产V片在线观看| 精品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 十八禁无码免费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 亚洲中文无韩国r级电影|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 欧美中文在线视频| 最好看2019高清中文字幕|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有码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av天堂| 最近高清中文字幕无吗免费看| 久久久久久无码Av成人影院 | 超清无码无卡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DVD |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无码永久免费网站|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久免费|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男男 |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