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雙全及時發現了滑坡風險隱患,挽回了600萬元損失
8月25日,湖北省應急管理廳風險監測和綜合減災處二級調研員史登華登陸電腦上的應急管理部云平臺,點開“災害風險信息監測預警報送子系統”,近期全省報送的災害風險信息以及相關處置情況一目了然。我省創新探索災害風險隱患報送制度已為多起成功避險爭取到“黃金時間。
8月22日,十堰市黃龍鎮遭遇強降雨,大溝村的災害風險隱患信息報送員立即開展安全巡查,當走到大溝村三組的產業基地時,他發現上方的山體有樹木變得傾斜,山腳下的路面上有零星碎石,憑借培訓中所學的知識判斷,此處山體隨時有發生滑坡的風險。于是,他第一時間向村委會報告。隨后,村委會一邊向鎮政府報告,一邊按照指示迅速派人值守,并在風險地段設置警戒線,禁止人員靠近。同時,出動人員和設備現場疏通道路、加固山體。25日中午,此處風險隱患已被成功處置,未出現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鄂家塆環山而建,每逢暴雨,朱雙全都要巡查
成功避險,得益于湖北省應急管理廳首次創新探索的自然災害風險隱患報送制度。省應急廳風險監測和綜合減災處把災害風險隱患報送工作和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全省綜合減災示范建設創建工作統籌起來,打破行業壁壘,和氣象、水利、林業、自然資源等部門建立了信息共享機制,從而形成各類災害預警信息、風險隱患發展動態即時共享。同時,還建立了災害風險會商機制。
初步形成的全省自然災害風險隱患報送體系在防災實踐中不斷發揮作用。6月28日,黃岡羅田縣匡河鎮分水嶺村災害風險隱患信息報送員在暴雨來臨時巡查,發現七組鄂家塆水塘的水特別渾濁,他感覺不對勁,于是多看了一眼,進一步排查后發現了山體滑坡險情。上報后,縣、鎮兩級迅速按照應急預案,在險情發生前及時轉移群眾。事后經測量,此次滑坡直接威脅財產逾600余萬元,如不及時發現并有效處置必然會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7月7日凌晨5時40分,宜城市李灣村災害風險隱患信息報送員在巡查轄區內的重點水利工程隱患部位時,發現該村四組一口堰塘存在潰壩風險,上報后,成功處置了該險情,保護了堰塘下游14戶居民35人的生命財產安全,減少了農作物經濟損失66萬元。”
截至目前,各市縣收錄并處置自然災害風險隱患有效信息2000余條,發出災害風險提示近100余條。(通訊員李偉 鄧莉)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vigoraudio.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