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通訊員趙輝、龍光輝報道:整齊的別墅、高低起伏的森林、整潔無塵的公路、處處修剪精致的綠化帶……1月5日,走進嘉魚縣官橋鎮官橋村八組,映入眼簾的宛如一幅山水畫卷。
“我們結合國土整治項目,對官橋八組及周邊朱砂村、石鼓嶺村等村莊,統一實施濕地修復、山體修復、舊村改造、道路升級,先后建成森林公園、跑馬嶺林場等山林3640畝,南湖、北湖、何家塘等濕地450畝,綠化面積達80%。”嘉魚縣林業局負責人介紹。
官橋八組的變化,是嘉魚縣持續推進國土綠化工程的結果。在當日舉行的全省國土綠化現場推進會上,嘉魚縣委書記胡春雷作典型發言透露,該縣堅持把林業生態作為最普惠的民生工程,6年籌措資金近4億元加速林業生態建設,聚焦“無山不綠、無水不清、無路不蔭、無村不美”目標,持續開展綠滿行動長江沿岸造林綠化戰役,加快建設沿江生態文明示范帶,打造沿江生態長廊,迄今已完成綠化造林面積178萬畝,建成余碼頭到潘家灣十里生態景觀長廊。
“縣政府每年專項預算1500萬元,用于造林綠化獎補;全縣85家單位每家每年落實資金3萬元,對聯點村綠化進行幫扶;縣綠投公司融資2.5億元,強化林業生態建設資金保障。”嘉魚縣縣長王永說。
“我們先后引進浙江華薈園林、樸樹造園公司,建成2800畝苗木花卉基地。”潘家灣鎮四邑村黨支部書記周炳蘭介紹,該村依托政府刺激政策,牽手聯樂集團,投資1.4億余元建設四邑新村,包括環四邑新村村莊風景林、102省道沿線綠化景觀帶、萬畝蔬菜基地農田防護林等,借助林業基地務工和勞務輸出,村民年增收近2000萬元。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目前,嘉魚縣楊樹板塊基地擴展到20萬畝,帶動3000余村民就業,油茶產業基地達到6.5萬畝,幫助8100多人脫貧致富,還發展林下經濟1萬多畝。通過推進林旅融合,依托山水林田湖草多元要素匯聚優勢,建成金色年華養生谷、田野國家鄉村公園等一批重點旅游項目,帶動周邊27個村的村民就業增收。嘉魚縣近年來也先后榮獲國家園林縣城、全國綠化模范縣、全省“綠滿荊楚”行動先進縣等榮譽。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vigoraudio.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