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咸寧日報記者朱哲報道:6月18日,記者從市環保局獲悉,截至2020年5月,咸寧水環境質量不斷向好,全市國考斷面地表水已無劣V類水體。
據了解,全市47個主要地表水體監測斷面,水質達到Ⅲ類標準以上的43個,優良比例為91.5%,比2018年提升6.4%,2020年1至5月份,47個主要地表水體監測斷面水質達標率為95.7%,國考斷面地表水Ⅰ~Ⅲ類水質比例80%,無劣V類水體。縣級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100%;跨市州界斷面水環境質量綜合達標率100%。
主要河流淦河、陸水河和高橋河水質總體為優;主要湖庫陸水水庫、青山水庫、南川水庫、鳴水泉水庫、四門樓水庫和四斗朱水庫水質為優;西涼湖、黃蓋湖、三湖連江、云中湖、富水水庫、百丈潭水庫和石門塘水庫水質為良(達到Ⅲ類標準);斧頭湖、大巖湖和蜜泉湖水質為輕度污染(達到Ⅳ類標準)。
水質持續向好來之不易。近年來,我市強力推進碧水保衛戰,尤其是加大斧頭湖、陸水河治理力度,制定了《斧頭湖流域碧水入湖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實施方案(試行)》方案,對斧頭湖流域相關區縣和咸寧高新區水質狀況實行分月考核和按季結算。
我市在斧頭湖咸寧高新區流域增設3個地表水市控斷面,開展斧頭湖水生態修復、退垸還湖、黑臭水體整治、流域排污口整治、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禁磷”、人工增值放流等“九大工程”,拆除圍欄圍網養殖8.7萬畝,人工種植黃絲草和苦草等水生植物約500畝、沉水植物200余噸;投放大規格花、白鰱9萬余斤,魚苗1090萬尾。對陸水河,由市政府和流域四縣市共同出資1400萬元用于陸水河水環境質量生態補償。
陸水流域和斧頭湖流域生態補償機制的建立實施工作,得到上級生態環境部門的充分肯定,2019年,獲得中央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修復獎勵資金1370萬元。2020年,再獲此項獎金1355萬元。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vigoraudio.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