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網紅橋通了、港灣式公交站建好了、電音古戰場上線了、俄羅斯方塊小鎮升級了、羊樓洞明清古街接軌世界了、人工智能生活圈開啟了……近年來,赤壁市民情不自禁地為整個城市的美麗“蝶變”而感嘆,也為這越來越有明星范的城市感到自豪。
2019年,赤壁按照“1356”發展布局,秉承“立足一城、民生為本、環保引領、文化鑄魂”的理念,突出規劃先行,完善基礎設施,加強城市管理,下大力氣解決城市發展的痛點和難點,全面提升宜居宜業宜游品質,城鎮建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建新城,城市格局再一次擴展
連日來,在赤壁市生態新城建設工地,機器轟鳴,車輛穿梭。目前,8平方公里的生態新城路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已取得有效進展。
去年來,赤壁按照“1356”高質量發展和產業布局,一個以主城區作為引領城市全域發展核心,以生態新城為建設重點,拉開城市空間結構,優化城市功能布局的大城市發展格局,正在赤壁日趨明顯。
赤壁市住建局副局長謝少新介紹,占地586畝的砂子嶺公園位于生態新城的核心區,是生態新城重要的公共活動中心。項目總建筑面積39萬㎡,綠化率77.1%。項目集游覽觀光、休閑娛樂、運動健身和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體,將成為赤壁市中心城區三大城市綜合公園之一。
同時,赤壁文化體育中心、政務服務中心、檔案館等公共服務設施及北山大道、興業路等11條道路及配套設施均完成土地平整、道路硬化等基礎項目建設。
“現在城區起碼擴大了二十幾倍。原來可能就2到3平方公里,現在50多平方公里了。”謝少新在住建局工作了30多年,感慨萬千。
亮環境,城市品味又一次提升
去年12月底,一條赤壁3D東洲人行橋的短視頻,火爆赤壁市民朋友圈。這座總投資約3500萬元的人行橋,不僅外形美觀,更是集玻璃棧道、3D橋面于一體,給市民帶來出行的美感與生活享受。
當城區華燈初上,音樂響起,5.3公里陸水河兩岸,柔和的五彩燈光,映照著漫步在親水步道上的人流。赤壁,從水波中,從山崖間,從城墻上,從夜的中央,撲面而來。
近年來,以陸水河為主線,以公園為景觀,以城市干道為脈絡,打造整潔、有序、美觀的城市環境,實現城山相映、湖城相融、人水共生的宜居宜業宜游的大赤壁形象,是赤壁市堅持不懈的發展理念。
“以前河面沒這么亮,只步道上有些太陽能的燈光。除了散步,河道上沒什么看頭。”在河邊住了一輩子的市民龔少華說:“但現在不同了,沿途都是風景,樹上、路上、河面上,燈光秀、音樂噴泉、廣場舞,看不過來,總是有新鮮的看頭在前面。”
強服務,城市生活進一步改善
市民從居住地出發,步行十五分鐘路程內,衣食住行及教育、醫療、養老等全方位服務都能解決,這是赤壁市想群眾之所想、解群眾之所困,打造“15分鐘生活圈”的初心所在。此項工程的啟動,將針對居民生活圈內需要改進的基礎教育設施、公共文化設施、體育設施、醫療衛生設施進行全方位征求意見和建議,并進行有效改進,有力推進城市建設。
近年來,赤壁市緊盯市民需求,優先加強供水、供氣、公共文化服務、教育等與民生密切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設施水平和服務質量,營造市民高品質生活環境。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赤壁城區路網密度達到6.17km/平方公里,河北大道、陸水湖大道、赤壁大道等幾十條主干道投入運行;城區供水量提升至16萬噸/日、主城區85%的居民用上天然氣,城市綠化率達到57.35%。
去年8月,赤壁與著名公司金山云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正式開啟人工智能及智慧城市建設,手機掃碼服務,創新智慧公交、科技公交等新的生活方式,給市民帶來了全新的體驗。
“我們那時候和現在沒法子比。”市民龔益發老人感慨:“我們那時候是穿衣少見新、吃飯少見葷、住房無客廳、外出靠步行。現在呢,穿衣講排場、飲食講營養、住房講寬敞、出行小車響。”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vigoraudio.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