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張宇馳)“往潛艇的壓載水艙里注水,潛艇就會比它排開的水重,讓潛艇自由沉浮就是阿基米德原理……”2019年12月11日,由湖北省科協、湖北省演藝集團出品,長江人民藝術劇院創作演出的大型人文科普音樂話劇《浮出水面》在湖北劇院進行首演,省直機關干部和市州科協、相關省屬學會、高校、院所、社區群眾等共計1300余人觀看演出。
《浮出水面》講述了未來人類因一次地震而沉入海底生活,小男孩“歡歡”一家在未來世界認識到環境污染的嚴重,在中華鱘“奔奔”的指引下浮出水面,最后重回陸地建設家園的故事,劇情將大量音樂舞蹈與科學知識結合,涵蓋垃圾分類、人體急救、阿基米德原理、火箭噴射等多種科學知識。整場演出亮點紛呈。
劇中,中華鱘的登場讓不少觀眾動容——作為長江流域特有的珍稀物種中華鱘在危急時刻帶領“歡歡”一家順利回到陸地,不僅告訴觀眾要愛護環境,更提醒大家與動物和諧相處。編劇楊玥接受武漢科技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希望看完科普劇后,大家能對中華鱘的命運更加關注?!?/p>
導演黃磊介紹,該劇準備了近半年時間,省科協提供了大量智力支持,從當下熱點“人體急救”到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垃圾分類”,以及青少年感興趣的阿基米德原理,這些科普知識都經過無數次打磨,希望通過本劇能讓知識傳達得更生動、有效。
“PM2.5的擬人化是大家一起商討出來的”,本劇的導演之一徐菁在劇中飾演了“水母女王”這一重要角色。她告訴記者,為了具象化環境污染問題,主創團隊既詢問了專家也查閱了大量資料,這不僅是對觀眾科普,主創們也學習到了很多相關知識。
據了解,《浮出水面》是湖北省科協為創新科普傳播內容和傳播方式、深入推進科普教育進基層而實施的“五個一科普工程”的重要內容。主辦方表示,該音樂劇的推出,是省科協創新科普方式的有益嘗試,是營造學科學、用科學、講科學、愛科學的社會氛圍,深化科協系統改革,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詮釋“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滿足公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科普實踐。
演出當天,15組武漢科技報科普小記者家庭有幸成為首批觀眾。
“畫面太震撼了,我不僅知道了潛水艇如何工作,還學習了如何垃圾分類!”科普小記者丁悅涵說道。“我最喜歡劇里的寵物狗,以后會更加愛護小動物?!毙∮浾吡_悅溪說。小記者盧文萱則表示,她通過軍運會吉祥物知道中華鱘,科普劇讓她學習了中華鱘的生活習性。
“下次活動我們還要參加!孩子一回家就拿起畫筆記錄下了觀影感受?!毙∮浾咄踝右莸膵寢屨f。科普劇將科普知識以音樂劇的形式表現出來,讓孩子在故事中學習,小記者羅佳琦的家長為科普劇點贊,她說“科普知識緊貼熱點,科普歌詞朗朗上口,大人小孩都愛看。”“孩子對劇情津津樂道,可開心了。”丁悅涵的家長表示很高興參加這次觀演活動,讓孩子不僅學習科學知識,也更加熱愛地球。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vigoraudio.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