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訊(記者 沈都)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的一項基礎是建立大數據中心,實現各部門、各層級數據互通互聯。今年6月,咸寧市政府大數據中心建成,然而全市178家部門中僅有38家共享了數據,大部分單位至今未接入數據。9月25日,省政府第十一督查組在咸寧組織召開優化營商環境座談會上,打破信息孤島、共建互聯海洋的呼聲強烈。
近年來,為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國家、省以及各市相繼制訂“互聯網+政務服務”配套制度。2016年底,我省出臺《關于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要求省、市、縣三級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門初步建成一體化網上政務服務平臺,實現各部門、各層級數據信息互聯互通、充分共享。前不久,省政府再次下發文件,要求推進“一網、一門、一次”改革,強化數據共享,打通信息孤島,最大限度利企便民。
咸寧市政務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于3年前啟動大數據中心建設,今年正式建成,形成了大數據平臺、政務云平臺、數據共享交換平臺三大平臺,并與省信息中心進行了互聯互通。按要求,該市178家部門中,今年應有78家給大數據中心接入數據,但至今只有38家提供,大部分單位接入數據行動遲緩。
互通互聯咋這么難?該負責人分析,一些部門如海關、稅務、工商等屬于中央或省垂直管理,他們采取單獨的政務系統,數據只提供給省信息中心,再根據地市發起需求由省信息中心進行回傳,其流程復雜、耗時漫長。還有一些部門將數據資源視為自有資產,怕數據共享后招惹麻煩,不愿擔責,采取軟磨硬泡能拖則拖,導致數據互聯困難重重。
實行數據共享,利民效果明顯。咸寧市今年在精準扶貧過程中,需對2萬多條個人信息核查,以給予優惠幫扶。按傳統人工核對方法,起碼得幾周時間,然而采用現有大數據中心技術,僅用2個多小時比對完畢,查出2000多條問題線索。“這還只是利用了現有38家單位的數據,如果提供的數據越多,比對準確率還會提高。大數據中心就像是建好的圖書館,圖書越多受惠面就越大。沒有足夠的數據,就像是沒有書的圖書館,共享也就成了空想。”
咸寧市相關人士建議,要推進各級、各部門數據互聯互通,首先要建立全市統一的管理體制,明確數據化建設的標準。其次,建立獎懲機制,劃定各部門數據互通互聯的時間底限,嚴格限制不能共享的數據種類,讓利企便民真正駛上數據高速公路。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vigoraudio.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