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訊 記者 張文龍 通訊員 童金健
神山鎮獼猴桃、西涼湖刁子魚、余家橋叢林土豬……昨日,赤壁市康華智慧物流園內,數十種包裝精美的土特產集中展示,琳瑯滿目。“這都是我們成員單位的產品,放在這里統一展示、銷售。”湖北領農種養殖合作社聯合社(簡稱領農聯合社)理事長寇本生說。
領農聯合社由赤壁市星火種植專業合作社、曙光種植專業合作社等12家合作社,于6月聯合注冊成立,如今,領農聯合社已發展會員20多家,輻射3000多農戶。
統一銷售的“魅力”
據赤壁市農業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該市現有各類合作社500多個,但“綠色認證產品少,品牌少”,銷售渠道很難拓展。“搞農業合作社,銷售很重要。”在赤壁市中伙鋪鎮,曙光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余曙光說。他從事水稻種植3年多,越來越感受到銷售的壓力。6月,在領農聯合社成立大會上,大家討論最多的也是銷售。“通過大家共同努力,我們已初步構建五大銷售渠道。”寇本生說。其一、大宗農產品(如蓮藕、龍蝦、蔬菜等)走批發,調運外地市場;其二、零售產品在領農生活館實體店銷售,如今赤壁已開兩家,下一步將在咸寧和武漢開店;其三、以專柜形式,將農產品輸送商超,走托管路線;其四、進入電商渠道,已與綠購網、樂村淘、供銷e家等建立合作;其五、將“領農”發展成旅游景點、機關食堂和酒店的特供禮品、食材,走特產特供路線。
資源共享的“活力”
每個合作社此前都建有微信公號、用戶QQ群等,聯合社成立后,幾十個微信公號形成微信矩陣,大家的信息可以相互轉發,受眾面大大擴展。
7月29日,領農聯合社成員、赤壁市洞門口葡萄園合作社舉辦了第二屆葡萄采摘節。“這一次,聯合社內的不少成員參與協辦、贊助,大家一起發動宣傳,前來參加活動的人數比以前翻了番,效果出奇的好。”該合作社負責人說。“有信息一起分享,有活動一起來辦。”這是聯合社對成員單位的要求。7月以來,聯合社已先后舉辦了葡萄采摘節、音樂節、稻草人節、蘑菇節等豐富多彩的活動。“通過合作辦活動,合作社越來越有人氣,大家的干勁也上來了。”余曙光說。
“共營社”成為“共贏社”
短短幾個月,聯合社的規模和品牌效應已經初顯,不少合作社紛紛咨詢加入。然而在寇本生看來,聯合社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最難的是品牌建設,我們請專業公司統一設計,但要打響品牌,還得靠產品說話”。
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張俊飚說,聯合社就是一個“共營社”,是將諸多合作社耦合連接起來,形成一個共同經營體,達到共享資源、分散風險、共同受益的目的。組建聯合社不能簡單的采取“1+1”方式,尋求規模的簡單擴大,而應該在具有耦合空間的前提下,使社與社之間有機聯結起來,形成一個有機整體,這樣才能使資源聚集,力量聚合,最后達到能量聚變的宏大效果,從而成為一個“共贏社”。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vigoraudio.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