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了不得!這個灣子的大學生格外多
咸寧地處幕阜山區,風光秀麗,物產豐饒,眼下正是春光明媚,踏青出游的好時節,聽說那里有個叫游家垅的村灣,名氣很大啊,我們《壟上行》記者趕緊實地探訪去了。
“好東西有清水蘿卜、干筍、干菜 、土雞、土鴨 ……好多呢!我們這里還盛產大學生。”一說起灣子里有什么好東西,村里黨支部書記黃勝柏那是滔滔不絕。
哎呀呀,不得了,黃書記說,他們村灣不僅盛產楠竹 茶葉,最讓他們自豪的,是幾乎家家戶戶都出了大學生,灣子里有800多個村民,就有120多個大學生、4個博士、10多個碩士生。“有中科院的,美國耶魯大學的、北京大學的、上海交大的、華中科技大學的……"
哇塞,出了這么多大學生不打緊,而且大多還是國內外響當當的名牌大學,可了不得。在咸寧當地,像這樣的灣子還是第一個,每次對外提起這事,村民們顯得特別驕傲。
砸鍋賣鐵 一家供出兩個名牌大學生
高興之余,最為大家津津樂道的,是村里有5個家庭的兩三個孩子都考上了全國重點大學。說起兩個兒子,游世和師傅是一臉的幸福。說到考學秘訣,游師傅說,全靠孩子們自己努力。
在上個世紀90年代,為了供孩子讀書,游師傅一家砸鍋賣鐵,窮得連房子都沒得住。為的就是讓孩子多讀點書。
秉承讀書祖訓 “比學趕超”跳農門
在清朝同治年間,游家垅灣子里出了一個太學生游月湖,回鄉開私塾“書耕堂”授課20余年,此后,“讀書第一,耕作第二”的祖訓代代相傳。
傳承這一祖訓,1949年,游與繼考上了中原大學,這也是灣子里走出的第一個大學生,此后60余年間,村里陸續走出了120多個大學生。大伙明白,作為農家子弟,走出大山,只有靠讀書。
除了教育意識強,很多年前,灣子里就悄然刮起了一股讀書“攀比”之風,家家比,年年比,誰家要是沒出個大學生,出門都不好意思。
為了多出大學生,在那些物質匱乏的年代,村民們從牙縫里擠出錢來獎勵好老師好學生。
幾十年以來,大學生村灣的名聲已經傳遍十里八鄉。有人就好奇了,光一個灣子就出了這么多大學生,是不是風水好啊,嘿,您別說,還真有好事者考究過。
其實,不管風水不風水,游家垅灣子好學上進的風氣是沒得說的,今年,村里又有四個學生學考好了研究生,已經有兩個被錄取。現在,隨著日子越過越好,大伙只希望,走出去的大學生能不忘家鄉,多為社會做貢獻。
真是了不起,這么多大學生的背后,不知他們的父母付出了多少血汗和青春,希望這樣的尊師重教的好鄉風能夠刮遍荊楚大地,出現更多的大學生,來貢獻智慧和力量,建設美麗可愛的家鄉。
(記者 劉余 黃蕊 實習記者 萬羽 通訊員 李旻媛)
《壟上行》記者報道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vigoraudio.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